作者:覓健·肺癌康復圈

中國人過春節,最講究的就是喫,親戚朋友歡聚,大家在飯桌上酒杯交錯,有些腫瘤患者面對美味佳餚開始有僥倖心理,認爲過年就這麼一次,以後再注意就行,結果不僅前面的治療前功盡棄,而且還影響後續的康復。

因此春節期間,腫瘤患者依然不能鬆懈,要學會挑食,以下這5類食物,最好不喫。

1、鹹醃製食物

醃製是一種保存蔬菜、 肉和魚等食品的有效方法。 醃製食物是中國的傳統食物, 現今, 食品的醃製已從簡單的保存手段轉變爲獨特風味食品的加工技術。 常見的醃製食物有中國式鹹魚、蝦醬、鹹蛋、鹹菜、臘腸、燻豬肉等。

醃製食物中有較多的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被喫到胃裏後, 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級胺反應生成亞硝胺。 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胃內還有一類細菌叫硝酸還原菌, 也能使亞硝酸鹽與胺類結合成亞硝胺。 胃酸缺乏時,此類細菌生長旺盛。故不論胃酸多少均有利於亞硝胺的產生。

除此以外, 醃製食物往往要放很多的鹽, 2012 年一項研究顯示食鹽攝入與胃癌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因此,健康人羣要控制和減少醃製食物的攝入量和頻率, 腫瘤患者更是要以新鮮食材爲主。

2、燒烤食物

這一類的食物在製作過程當中,會使得蛋白質產生有毒物質,在明火上燒烤或烹調肉類會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雜環胺和多環芳烴,是導致胃癌發生的原因之一。

燒烤中的致癌因素有三個:亞硝胺、苯並芘和雜環胺。

燒烤中的亞硝胺易致癌。燒烤在烤之前有個醃製環節,一般會添加羊肉精,豬肉精等,在烤制過程中會加入孜然,辣椒粉,還有香味素等調料,而醃製過程一般會比較長就會產生亞硝胺,亞硝胺會通過皮膚,消化道,進入體內,經常喫燒烤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幾率比平時不愛喫燒烤人要高。

燒烤中的苯並芘易致癌。燒烤中的魚,肉類等脂肪類經過焦化與肉中蛋白質結合,會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芘,如果經常使用被苯並芘污染的燒烤類的食物有誘發胃癌,腸癌的危險。

燒烤中的雜環胺易致癌。燒烤食物需要高溫烹調,而肉類,蛋白質豐富的魚類,在經過高溫烹調之後都會產生雜環胺,雜環胺是一類化合物其中包括氨基咔啉都有致癌的作用,當溫度從200度---升到300度的時候,雜環胺的生成了都會隨之升高,而食品中的水分是抑制雜環胺的因素,也就是說當食品加熱溫度越高,產生的雜環胺就會越多,而長時間使用高溫的燒烤食物,都會引發癌症的風險。

常見的燒烤食物有: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等,雖然聽起來美味,但是覓友們不要貪食哦。

3、油炸食物

食物煎炸過焦,咖啡燒焦後更甚,炸煎餅、臭豆腐、油條等都是重複多次使用的油,應少喫。

油脂在加熱過程到一定溫度時就會發生熱分解,產生一系列低分子物質。熱分解產物中的丙烯醛具有刺激性,能刺激鼻腔並有催淚作用,還可導致頭暈、噁心、嘔吐。加熱時如果油層表面出現藍色煙霧,就說明油脂已發生了熱分解。

在高溫下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會發生氧稠、變黑,這種變質的油脂對人體有害,研究人員曾經從煎炸油中分離出的二聚物環二烯化合物,以5%的比例摻入飼料喂小鼠,5天后部分小鼠發生脂肪肝、肝腫大。

一些澱粉類食品在進行煎、炸、烤等高溫處理時會產生含量不等的有害物質,且含量隨加工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動物試驗證明,這些有害物質可損傷DNA,從而可能誘發疾病。

4、隔夜菜

剩菜面臨的食品安全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細菌;二是亞硝酸鹽。

細菌太多可能導致拉肚子。攝入太多亞硝酸鹽,有毒性,還致癌。剩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取決於兩點:一是食材本身硝酸鹽含量的多少,比如綠葉菜比肉類含硝酸鹽多,因此“剩菜”比“剩肉”要易產生亞硝酸鹽;二是細菌生長數量,硝酸鹽靠細菌轉化爲亞硝酸鹽。

但是有研究證明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並沒有那麼高,所以隔夜菜能喫,但是儘量少喫。作爲腫瘤患者細菌是比亞硝酸鹽更大的威脅,遭受細菌感染的話,容易引發炎症,甚至導致食物中毒,所以儘量少喫!

5、反覆燒開的水

其實,反覆一兩次問題不大,嚴重的是多次反覆煮沸。

我們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水多次反覆煮沸的情況,這些被多次反覆燒開的水叫“千沸水”。這種“千沸水”經過長時間加熱,不斷沸騰,不斷蒸發,水中的硝酸鹽濃度和重金屬離子的濃度會增加。

如果經常喝含有較多硝酸鹽的開水,硝酸鹽進入人體胃腸後,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破壞人體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使人的心臟跳動過快、呼吸困難。並且,亞硝酸鹽還是一種容易致癌的物質。即使沒有過量的亞硝酸鹽,水中過量的重金屬離子對人體也是有害的。

春節期間莫貪食,千萬要記住了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