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慈禧死后,光绪变革未必能成功,因为1908年时间太晚了,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在戊戌变法之前慈禧就死了,那光绪变法是有可能成功的。

为何呢?

其实只要分析一下光绪改革的痛点就能得出结论。

光绪改革,针对政治、经济、教育等等多方面,教育且不说,经济也是次要的,光绪真正的阻力在朝中的保守派。

光绪之所以失败,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李莲英。因为政治部分涉及官制改革,而第一个要触及的就是李莲英等宦官的利益,还有很多贵族子弟吃空饷的利益。

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集团大概是这几类人,得势的太监,满清贵族,还有部分改革后会被清除的官职人员。

改革第一步,就是要逐渐打压太监势力,因为在皇帝眼中和传统官制里,太监才是最末等的,即便他权利很大。所以李莲英就使劲撺掇慈禧,联合其余保守派,一举发动政变。

如果慈禧死了,那李莲英也就失势了。李莲英在当时的地位很高,甚至被私下称为“九千岁”,所以如果龙头都没了,保守派也就散了。

在慈禧还没发动政变时,其实朝堂力量正好处于均势,两方博弈互有往来,未分出高低。所以如果李莲英慈禧不掺和,那改革依旧会以两方势力对等得状态继续进行,这个很正常,并没什么不可以。

当朝的第一大臣李鸿章,他经历甲午战败后,已经反省到了如只改革军事经济,是称不上改革的,所以改革还要自上向下从体制到思想,所以李鸿章是支持光绪变法的。

有李鸿章支持,光绪和康梁就相当于得到了一股稳健有力的朝中力量,起码不至于落下风导致改革受阻。

包括当时的外国人,他们也很看好光绪皇帝,因为光绪皇帝对外国文化很感兴趣,所以外国人看来很亲切,甚至慈禧想迫害光绪的计划之所以流产,就是因为外国人盯得紧。外国人支持光绪,自然会对光绪变法产生利好影响。

所以形势依旧看好。

也就是说,如果慈禧死了,那变法成功是势在必得的。虽然问题肯定不会如我说的这么简单,但是主要的几部分力量都支持光绪,那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以康梁为首的民间文人团体,以李鸿章为代表的进步派,加上外国人的帮助。(戊戌变法时期,外国对中国的侵占还有限,只有中俄条约比较恶心,所以是有可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的,毕竟大清改革成功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帮助)

有很多人谈到光绪的性格问题,确实,这点不可否认,光绪的性格很软弱。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光绪除了软弱,他还懂得学习和进取。也就是说,只要他后边有人支持,那即便软弱,也不会影响决策。

所以我认为光绪很可能改革成功,但是也仅仅限于改革成功,如果想取得多大成就,光绪的能力确实不足以驾驭那么多人,很难说。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只是历史,只能合理想象。现在的历史,才是最好的历史。封建王朝需要被推翻,世界也需要一次大战警醒,所以历史想象的再美好,也不如现在好。而且,我并不认为如果清朝改革到现在,它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程度会比现在强。它很可能沦为美国的小弟,受美国驱使,绝不会和现在一样有能力独占一极。

所以我从来不骂慈禧,如果没她,可能就没我们现在。

反正我觉得,只要不是内心极度阴暗,不是生活太过不如意,我们都可以对慈禧这个老娘们儿说一声谢谢。

谢谢她的自私成就了我们的自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