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過去是“臭老九”的“民辦教師”,現在終於揚眉吐氣 | 豫記

現在教師這個職業越來越香,而且社會地位也高,誰要是當了老師,尤其是大學老師,那會讓旁人羨慕到不行。但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民辦教師”不僅沒啥好待遇,兢兢業業教書育人,最後還落得被自己的學生奚落,跟現在真是天差地別。

樊進舉 | 文

豫記微信號:hnyuji

曾經苦兮兮的“民辦教師”

還被人羨慕過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烙印,對應的有獨特的時代元素,並賦予其不同的歷史意義。

“民辦教師”這個羣體,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慣用的一個專有名詞。他們曾擔當了中國廣大鄉村基礎教育的主力軍、鋪路石。

在那樣的艱苦歲月裏,社會上流傳着這樣一句俗語:“家有二斗糧,不當孩子王”。第一,說明教師這個職業清貧如洗;第二,說明教師這個行當沒有出息,成天給一羣“牙牙學舌”的孩子打交道,井蛙之見,跳不出圈子。

在物資匱乏、經濟滯後的年月,擔當“民辦教師”這個角色的,大都是一些安分守己的中年漢子。

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一面教學,一面耕耘着自己家裏的那幾分“責任田”。披星戴月,早晚自習不耽誤,“責任田”裏的那些農活也不能丟落。

往往是忙裏忙外一把手,全憑“責任田”收穫的那些夏糧、秋糧來養家餬口。那時假期雖短,但根據季節交替,假期安排較多。五月割麥子要放半月農忙假;秋天收玉米要放一個月的秋收假,不像現在集中時間只放寒暑假。

“民辦教師”生活雖苦,但也有人羨慕。

一年360天,每天隊裏按一個工日記10分,這在生產隊裏恐怕算是最高待遇。過星期天,再趁時間趕着把地裏丟撇的農活拾拾尾。

到了七十年代,每個“民師”每月補發3元錢的生活補貼費;一年後,增加到每月5元。

這在人們看來很是羨慕,因爲除了每天一個上等勞力的工日外,每月還能拿到幾元錢的工資。

記得有一次星期天,我跟着別人在外打工,昏天地黑幹了一天活,只掙得了1.25元的工資。那時的錢值錢,村裏若有一個萬元戶,就會鑼鼓喧天、披紅掛綠地炫耀。

八十年代,“民辦教師”的生活補貼又從5元提高到了7元,陸陸續續增加到11元、20多元。

爲時代奉獻的“民辦教師”

最後又窮又沒地位

隨着時代的變革,生產隊解體,責任田全部分到了各農戶。“民辦教師”掙工分的日月一去不復返了,每月只能靠上頭髮給的20多元的生活補貼費。

有的“民師”看破了現狀,以爲再這樣幹下去也沒有什麼熬頭和奔頭,羨慕人家在外走南闖北,家裏生活過得寬寬綽綽,擺設像模像樣。

於是,紛紛辭職跟着潮流“下了海”。

三五年後,有的生意確實很是紅火,從喫到穿,令人刮目相看。但也有的則在生意上虧了血本,負債累累,被“海水”嗆得喘不過氣來。

“民師”李金濤,託關係到鄉里一傢俬企麪粉廠,每月工資30元,比當“民師”強多了,便辭去“民師”,去麪粉廠做了一名普通職工。後來這傢俬企麪粉廠由於種種原因而倒閉,他也只能捲鋪蓋回家了。

那年月,凡是能一貫堅守“民辦教師”這個職業的,大都是些老實巴交、被人歧視、嘲諷的“老憨頭”。

他們扛起鋤頭去責任田幹活,放下鋤頭又走上三尺講臺教書。既沒有學會半身手藝,又沒有廣泛的社交應酬能力。雖說胸中裝點兒文墨,但也是“一瓶不滿半瓶晃盪”。

只好像做長工一樣,苦心經營、耕耘守護着自家那幾分責任田,能有半碗飯喫,混飽肚子也就心滿意足了。

自己教的學生畢業了一屆又一屆,有的考取了大學,有的創業成了老闆腰纏萬貫。

自己家裏還是那幾間茅檐低小的破棚子,杜甫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種美輪美奐的幻景何時才能突兀在眼前呢?

有人在背後議論他們:當老師窮。而窮,怨他們自己。

從這些閒言片語裏,可以看出人家對這個職業的蔑視。曾經畢業的學生見了自己的老師,一問起:“還在當老師吧?”從他們的神色及口氣中,透露出一種鄙夷。囊中羞澀的老師,此時此刻,除了羞愧,更多的是心痛。

時代變革最終讓“民辦教師”過上好日子

80年代末,這個隊伍基本穩定。

縣教育局發放了民辦教師任用證,成立了民辦教師互助基金會,使民辦教師的編制和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據有關資料表明,90年代初,河南省民辦教師總數達到19.8萬人,他們在國家最窮、最需要的時候,把美好的青春年華甚至畢生的經歷都獻給了教育事業,緩解了我國教育史上師資力量的匱乏,爲國家教育乃至科技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於是,“民辦教師”便成了那個特殊時期、特殊歷史年代的專有代名詞。他們功不可沒。

改革開放以後,國民經濟迅速發展,教育進步,科技騰飛,“民辦教師”的待遇也好轉起來。他們逐年按照一定比例轉“公”,由國家財政負擔,發放工資,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教師的後顧之憂。

到2000年,在有關政策、措施的驅動下,所有“民辦教師”全部轉爲“公辦教師”。從此,“民辦教師”這個特殊時期的代名詞,便在歷史上消失了,且一去不復返。

從“山重水複”到“柳暗花明”,“民辦教師”這個角色見證了我國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革,從苦到樂,國家賦予了他們新的歷史使命。

凡是從那個困難時期走過來的教師,如今,他們有的已經退休,有的即將退休,而且工資逐年遞增,不再是在人面前低矮三分的“臭老九”,倒成了人們刮目相看的“香餑餑”。

從鄙視、冷嘲熱諷,到仰慕、歆羨不已,他們現在可以揚眉吐氣地炫耀:“我曾經當過‘民辦教師’!”

支撐人生的是責任和信念。有了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信念,戰士不會因爲流血犧牲而放棄解放人類的鬥爭。

而這些“民辦教師”也沒有因爲報酬低、生活艱辛、世人誤解而放棄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

改革開放爲我們帶來的甜美和諧已浸染了整個社會,“民辦教師”對社會的貢獻以及那段艱辛的歲月將永遠被歷史銘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

樊進舉,市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職高、初級中學語文教師多年,做過專職報道員。作品散見於《鄉鎮論壇》、《中華散文網》、《河南日報》、《安陽日報》等報刊,並獲得國家級、省、市、縣徵文大賽獎。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