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麼爲什麼每個學生有那麼多門課程和對應的老師,幫助學生開眼界這件事兒,相比語文、數學、美術、體育等科目的老師,更適合地理老師來做呢。官方概念上,經濟地理學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爲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它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山川網: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等成績,填志願,然後去往天南海北不同的學校,認識形形色色不同的同學,繼而命運之船也駛向不同方向。

學生時代可以聊的話題非常多,我們當然要從中選擇一項和我們山川網本身有些關聯的類目,和大家一起回顧下上學時期的事情,同時也和大家探討一些延伸的話題。趁着近段時間圈裏大事兒不多,我們的推送也能更隨心一些。

話題呢,我們不妨就從地理課說起。

地理學的範疇,遠比我們想象中大得多

中學階段我們學習的地理學是十分初級的,其初衷是讓青少年對於自己生存所在的環境,包括星球、氣候、水文、動植物等相關概念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寬泛些講,中學時代的地理學,明顯更傾向於自然地理學這一分支。這一分支具體包括: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等。

這樣一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有一個直觀感受,就是在傳統的文三科(史地政)中,歷史和政治更像是純粹的文科,而地理事實上是文理合二爲一的一門課程。

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歷史和政治兩門課程的習題與考試中,更多考察的都是邏輯能力和記憶能力,計算是極少在這兩門課程中被使用的。而地理則截然不同,地理中需要用到的計算事實上很多,我記得當時很多同學學不好地理,往往都是被其中的諸如時差、洋流等相關計算給弄糊塗的。

那我這裏再不謙虛一些說,爲什麼相比大家的中學課本,大家更願意閱讀山川網的推文呢?排除大家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熱愛學習和探索未知的大好青年之外。事實上,更關鍵的原因,還在於我們日常所推送的內容,絕大多數都屬於地理學的另外一個分支——人文地理學

它包括哪些項目呢?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應用地理學、災害地理學等。

大家回顧一下我們過往的推文,不難發現經濟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是我們日常討論最多的話題。

爲什麼?因爲在我看來,從經世致用的角度來看,人文地理學中的以上分支,是對於普通人人生選擇最有幫助的參考。而自然地理學,如果不是從事專業研究,它更多隻能被普通人作爲業餘愛好。

顯而易見,相比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的趣味性要低得多。而中學地理課本存在的問題,同樣也出現在其他各門課程中。這是整個教育體制的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

不過好在,現在年輕人獲取訊息和知識的路徑越來越豐富,體制之外還可以自行安排許多。

地理老師如何定位自己?

做品牌工作時間久了,容易養成一種職業習慣,就是凡事都講求定位。企業要想求生存、求發展,首先就要給自己定好位。很多中小企業之所以做不好,就是因爲沒有大公司的命,卻犯了大公司的病。盲目套用大公司的企業文化、商業模式和管理制度,最終自然是水土不服。

做人也是一樣,我們老百姓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中的知己的下一步,同樣是給自己定好位。自己的出身如何,資源怎樣,能力幾何,越早深入瞭解清楚越好。有了這些先決條件,就可以給自己準確的定位。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

相比龐大教育體制下的產物地理課本,地理老師的絕大多數精力也都需要放在幫助學生更好應試,獲得更高分數之上。但除此之外,作爲一個從小地方走出來的過來人,我真正想要給全中國所有中學地理老師的一個定位是——爲學生開眼。

這件事兒難嗎?難。尤其是相比教會學生們做對幾道地理考題而言,這件事兒顯然更難。爲什麼?因爲幫別人開眼這件事兒,從來都不簡單。首先要求自己必須要開過眼界,經過風雨,看得透世事人心。其次,還需要找到合適有效的傳播方式方法,不然就很容易演變成教條。

如果是按照非常標準的普通教師人生走向,很可能是大學畢業後就直接考進了教師體制,繼而可能一輩子都在同一崗位上耕耘。能夠一生做好一件事兒,這固然令人欽佩。但是如果真的從教書育人這件事兒的最終目的來看,這樣顯然還遠遠不夠。

那麼爲什麼每個學生有那麼多門課程和對應的老師,幫助學生開眼界這件事兒,相比語文、數學、美術、體育等科目的老師,更適合地理老師來做呢?

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爲地理的本質,就是一門空間學科。我們所謂的開眼界,就是說人不要只看到目力所能及的空間,而應該能夠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未知空間。地理課,顯然最適合做這件事兒。

從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開眼界比任何地理試題都更有價值。但是生而爲人,我們首先要適應好現行的遊戲規則,所以我依舊認同要適應好現行教育體制與高考制度,把各項課程的成績都提上去的學校教育大方向。

在那之外,如果地理老師能夠在日常的課堂之上,幫助學生們對未知的那個大世界產生好奇,產生興趣,產生動力,那便是幫他們未來的人生,種下了一枚希望的種子。不要小瞧這枚種子的力量,其往往如星星之火,足可以燎原。

我們對地理的重視度,還遠遠不夠

地理是一門副科,無論是高考制度變更前,還是更新後,這一點始終都是沒有改變的。

而事實上,如果僅僅是從自然地理學的角度來看,上文中我們已經講到過,對於普通人而言,它的實用性的確比較有限。

尤其是對於出身一般家庭的年輕人而言,學好數理化,畢業後能夠進入新興行業,成爲憑藉某項過硬技術安身立命的工程師,這的確是最穩妥和最可行的一條路。

但是如果充分結合人文地理學,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改變。尤其是近些年來熱度與日俱增的人文地理學的分支經濟地理學。

官方概念上,經濟地理學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爲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它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以生產爲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連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一個經濟活動系統。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爲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爲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伴隨着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過去各行各業輕鬆可以賺到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舉例來說,過去隨便建樓盤、建商場就能大賺特賺的房地產商,現在開始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地產研究院,甚至高薪邀請經濟學家爲自己未來階段如何擇地做軍師。

過去隨隨便便開家門店就能顧客盈門的零售行業,現在越來越看重開店的城市和地段選擇。類似的行業和企業還有很多,只要你足夠用心去思考的話。

再比如說在普通人身上的應用。以高考爲例,高考成績不錯,充分利用好經濟地理學和城市地理學,可以幫助你做好志願的填報,錦上添花。

那如果高考成績不理想,能夠選擇的院校和專業也很普通的話。那麼在將來畢業時,就應該主動避開已經處於精英化階段的城市和城市羣,選擇尚處於平民化階段的城市和城市羣。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大家發現我曾比較集中性地向大家介紹我在翻閱一些從清朝末年到改革開放之間的歷史和文學資料。原因在於,中國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乃至信息時代的高速變遷,造成中國的經濟地理學發展之路非常特殊,放眼全世界,可參考的案例並不多。

發展階段、制度環境、文化傳統、意識形態,這些因素統統綜合地影響了過去百年中國整體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進而綜合影響了無數各地不同百姓的命運。

特區的位置,高新區的位置,機場的位置,火車站的位置,地鐵的位置,學校的位置,醫院的位置……以上所有事物的位置選擇,都會影響區域經濟地理的走向。

而我們每個人的命運,自然也在其中。所以,你說地理到底重不重要?我們當下對其的重視度,又足不足夠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