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个“亲尝汤药”的故事,说的是西汉孝文帝刘恒在母亲薄太后面前行孝的故事。按理说,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忠”“孝”二字,刘恒又是作为行孝样板唯一入选二十四孝的皇帝,他的先进事迹理应在古代的新闻媒体,也就是正史上大书特书,可事实上《史记》、《汉书》等对此竟然毫无一字记载,所以笔者以为孝子皇帝刘恒应该是个半官方版的。

汉文商刘恒

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刘恒的母亲薄姬只被汉高祖刘邦宠幸过一次,“一幸生男,是为代王”。此后,“薄姬希见高祖”。从刘恒出生到他8岁被刘邦立为代王的这8年时间里,刘恒母子究竟是在那里度过,正史一笔带过,语焉不祥。而按照民间的说法,当汉高祖刘邦专宠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时,倍受冷落的薄姬经刘邦恩准,索性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刘恒来到了今陕西省礼泉县烽火镇徐张村,住在红觉院香积寺里。

应该说,贵为皇帝之子的刘恒在徐张村度过了他一生最幸福的童年时代。在这里,他耳闻目睹的不是皇宫里的刀光剑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是耳濡目染了民间老百姓敬老爱幼、相互关心、团结和睦等淳朴的民风民俗。在这种淳朴厚道的民风民俗感染和熏陶下,孝敬父母的观念就像一棵幼苗在刘恒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远离父亲,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8年民间生活,更是大大加深了刘恒与母亲的深厚情谊,少年时代的刘恒就对母亲特别孝顺。

薄太后画像

值得一提的是,刘恒孝敬母亲之心之所以能长成参天大树,与他的母亲薄姬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薄姬为人忠厚,与世无争。定居在徐张村后,她不以皇亲贵族身份自居,乐善好施,拯饥救危,与当地百姓相处得非常融洽。心灵手巧的薄姬曾在皇城“织室”里当过织女,掌握了一套熟练的纺织技术。她毫无保留地把她掌握的纺织技术传给当地群众,和当群众一起纺线织布。薄姬还把她居地周围“三村、五社”的村民全都认作“娘家”亲戚,当地百姓感恩薄姬厚爱,亲切地称呼薄姬为“姑婆”(姑,读gua,关中称父亲的姑姑为姑婆)。作为母亲,薄姬没有忘记自己教育儿子的责任。除悉心照顾刘恒的衣食起居外,薄姬更多地则是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教刘恒读书识字,经常给少年刘恒讲如何做人的道理等等。

刘恒即位为帝后,封母亲薄姬为“皇太后”,并多次请母亲回皇宫居住。但早已习惯了民间生活的薄太后对皇宫生活毫无兴趣,她决定不回皇宫,永远住在民间。汉文帝在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为了排遣心中的思母情结,他特意令人在薄太后居住的红觉院香积寺里建了一座高大的木塔,取名叫“香积寺塔”。当他在长安城里思念母亲时,就登上长安城最高处,极目北望,远远地望见香积寺塔就好像看见了母亲慈祥的面孔一样的。因此,当地人又称香积寺塔为汉文帝“望母塔”。而徐张村也因为薄太后曾长期居住而改名为“薄太后村”,并一直沿用至今。

礼泉香积寺塔

刘恒当了皇帝后,虽然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对母亲薄太后的孝顺依然和当初一样,没有丝毫改变。有一年,薄太后生了一场大病,时间长达三年之久。母亲生病后,刘恒非常着急,亲自请宫中御医帮母亲看病。不仅如此,他还始终坚持每天都要在母亲病床前看望母亲,常常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母亲身旁。凡是御医送来的汤药,刘恒都要亲口尝过,确认无误,这才会放心给母亲喂下。这便是二十四孝里第二孝“亲尝汤药”的故事。

汉文帝亲尝汤药

刘恒总共当了23年皇帝,后元7年(公元前157年),刘恒因病先于母亲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前,刘恒对因自己早逝而给母亲带来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行为深为抱憾。他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代替自己在薄太后面前尽孝。关于汉文帝及其母亲、妻子的陵墓,后文专门叙述,在此不必多言。

汉文帝灞陵

传说终归是传说,似乎没有多少可信度,但是至今依然巍然屹立在陕西省礼泉县烽火镇的香积寺塔,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望母塔”(原塔毁于战火,现在人们看到香积寺石塔是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在原址重新修建的。该塔为中国历代皇帝唯一为思念母亲而修建的塔,已被列为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以及薄太后当年居住的红觉院和香积寺遗址,至今依然沿用的薄太后村名,还有那把母亲背了几千年的灞陵和南陵,都无不时时刻刻向人们讲述着刘恒这位孝子皇帝在母亲面前行孝的感人故事!

还有,汉文帝刘恒行孝的故事被列入半官方的二十四孝之一,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笔者以为称刘恒为孝子皇帝是当之无愧的!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