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4日,由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辦的“2018中國綠公司年會”在天津舉行,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出席並發表《新零售:打造商業新生態》的演講。

高紅冰認爲,零售業變革有兩大時代背景,一個是中國已從過去的製造大國、人口大國和出口大國,開始轉變成數字經濟大國、消費大國和創新大國;另一個是全球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移。新零售創新的三大驅動力是技術創新、消費升級和企業家精神。新零售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是門店升級、供應鏈重構和服務商湧現。

以下是高紅冰演講實錄整理稿:

各位下午好!

非常榮幸受邀參加綠公司年會,討論新零售話題。2016年10月,馬總(馬雲)提出了“五新”,把新零售擺在“五新”的前面。如今,消費者、零售商,各種各樣線上線下的商業,乃至資本市場上的投資佈局都風起雲動,出現了非常快速的變革趨向。

到底什麼叫新零售? 新零售到底有什麼樣的發展趨勢?其背後持續發展的推動力是什麼?

技術革命帶來零售業變革,我們所講的互聯網技術,包括數據技術、IoT等,也包括線下零售店應用的各種技術,推動了零售業的變化。這不是某一項技術,而是一個技術系列,最關鍵的是技術變成基礎設施,變成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反過來重新改變零售業的樣式。

消費者或者說消費革命是零售業變革的推動力,一批在新零售領域的創新者、企業家,不斷探索,打破原有傳統穩定的商業模式,帶來了零售業的變化。

新零售變革時代背景:

中國面貌轉變與全球數字經濟來臨

中國的3張舊面孔與3張新面孔

我們再來看下新零售所處的時代背景。中國已從過去的製造大國、人口大國和出口大國,開始轉變成數字經濟大國、消費大國和創新大國。今天中國人走到全球各地,就會買買買。中國現在已經變成應用創新或者技術創新的大國,順序是很重要的,中國不是技術創新走到應用創新,而是從應用和內容的創新,反過來拉動技術創新,這三個“大國”正在變成中國的現實面貌,背後正是新零售崛起的基本途徑,這個基礎是極其重要的。

全球: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移

還有一個趨勢是全球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移,一個重要的標誌,2007年,全球最高市值的十家公司,只有一家是互聯網科技公司。十年後,互聯網科技公司變成了七家,而且主要以互聯網平臺公司的樣式呈現。

變化真正的轉折點是2016年8月,從過去一到兩家突然變成了七家,過去不斷地累計突然在那個時間點發生改變,改變本身代表着今天的科技網絡公司,不僅具有技術,更重要的是具有用戶、消費者和數據,對大用戶量數據的運營和洞察,使得他們可以判斷接下來在市場和消費領域,以及製造和金融領域發生變革性的趨向,大的脈絡可以通過巨大的用戶運營獲得判斷和洞察,這是過去傳統的工業經濟所不具備的

這意味着,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從工業經濟轉向數字經濟,大的拐點已經出現了。2017年12月31日,這十家互聯網科技公司總市值達到了4.5萬億美元,而傳統工業經濟前十公司的總市值僅爲2.9萬億美元。投資市場的數據表明整個產業鏈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就是拐點,2016年以前討論這件事情可能還存在爭論,今天不需要爭論了,看誰最快地跑到變革的終局。不管網絡公司還是傳統經濟公司,今天對這樣的變化不可能再去迴避。

中國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已超過美法德

BCG、麥肯錫等國際知名諮詢公司的研究表明,中國經濟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麥肯錫認爲,中國數字經濟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美國、德國和法國;BCG的研究同樣證明,中國的數字經濟超過發達國家,主要是以互聯網應用的角度進行測度。

新零售創新的三大驅動力:

技術創新、消費升級、企業家創新精神

技術的使用和應用帶來了經濟的轉型和經濟總量的變化,在數字化進程中,中國的經濟總量在全球取得領先地位,有三個重要要素:技術創新,消費升級和企業家創新精神,包括傳統零售業的升級和轉型,這三個因素帶來了今天的變化。

而這個變化的底層基礎很重要,今天的技術不光是簡單的使用,每個人手中用的手機、軟件、雲計算、IoT,不是簡單的消費品,我們在購買智能終端時,實際上在建設全球或者整個社會的商業基礎設施,這些商業基礎設施變成百貨店的前臺,整個零售業的基礎設施發生重大的變化。

雲計算、大數據、IoT大數據把商業數據集合體變成了底座,而這個底座進一步沉澱各種各樣數據的洞察和信用體系,推動整個零售業發生變革,今天的數字經濟都構造在新的商業基礎之上

2013年,網絡零售在中國已經達到了1.85萬億,超過美國,成爲第一。2014年的快遞單量第一次超過美國。2015年雙11的交易峯值達到8.59萬筆/秒。我們看到不斷被刷新的節點和里程碑。

2016年整個阿里平臺的交易額超過3萬億,超過沃爾瑪,沃爾瑪是全球零售業領域的巨頭,也是在過去54年裏不斷創新零售業的領頭羊,但是在2016年的3月份發生巨大的逆轉。2017年中國式的創新不斷湧現,像摩拜、ofo共享單車,以及之前的滴滴等,短短几年時間把用戶做到上億量級。這些大數量級的市場平臺的出現,帶來了整個零售體系翻天覆地的變革。

這些是我們觀察到的一些現象。還有一個樣本是天貓雙11完成的鉅額交易量,其背後是更重要的數據。在交易端90%的人在用手機購物,這其中包括核心商圈的參與和品牌的參與,基本變成了全社會大規模的、廣域的線上和線下的超級大市場的一種協作和共振。

因爲有多對多的協作帶來了創新,就不是一個命令型的單線程的創新,所以整體的網狀複合創新,驅動了整個零售商業業態,形成一個共生、共創、共造的商業體系。背後極其重要的是不斷湧現各種新物種,傳統零售業者加入新零售業態的創新,不斷把自己過去的IT系統跟整個商業零售的互聯網連接起來,互聯網平臺進一步探索和摸索線下的合作,催生出各種各樣創新的新物種公司,這些公司在細分市場上,在一些獨特的商業垂直領域裏崛起,帶來了整個業態的創新變革,創新者變成了一個重要的驅動力。

新零售未來三大方向:

門店升級、供應鏈重構、服務商湧現

怎麼看待新零售未來的趨勢?

實體門店的升級、供應鏈的重構、服務商的湧現,是來推動新零售發展的三個主要方向。

新零售有一個基本的知識框架,最基礎的後臺是雲計算、大數據、IoT或者互聯網平臺的基礎設施。營銷市場、溝通、供應鏈、製造端等構成了中臺,今天互聯網公司把中臺進一步打穿,用API接口連接起來,共享數據,進一步形成標準化的平臺,商業場景、消費者、商品管理都發生變革,不管是前臺、中臺、後臺,都在發生完整意義的全生態重構。

從前臺來看貨場,首先是人會發生變化,已經不是單純意義的人,而是數字的消費者,在不同的場景下把生產、銷售和消費打通了,過去在商業零售體系裏,生產商把商品賣給經銷商,這是一個市場,經銷商把商品賣給消費者又是另外一個市場,今天全部貫通,直接C2B,形成一個新的業態。

手機端變成場,實體店變成場,各種可能接觸消費者的地方都變成場,從零售業的角度講是全渠道,從消費者來看,可以在任何一個能夠跟商品和商家接觸的場景發生零售革命。

這種變化的背後,實際上帶來了業態巨大的重構,各種各樣的角色,不管制造商、服務商還是消費者,他們的關係發生新的組合、連接,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創新,數據在當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製造商、零售商、消費者都在利用數據實現更好的服務和市場的洞察。

第一個趨勢,新零售推動實體店門店體驗再升級,升級的主要趨勢不是簡單的線上與線下的組合,而是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無縫融合,這兩個世界在過去實體門店裏,是門店的IT系統服務於消費者, IT系統與物理系統整合在一起服務消費者,今天是把大的互聯網平臺體系跟實體門店IT體系打穿,變成同樣的世界,這個時候集合變成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高度融合。

盒馬鮮生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打造人、場、貨、倉的體系,實現了倉前臺的配置,把門店跟大平臺的帳戶供應鏈、商品管理系統,以及服務體系、數據的共享全部打通。

第二個趨勢,數字化程度向產業上游滲透、推動新制造,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不是單純的新零售,不是智慧零售,也不是無界零售,新零售跟製造端、供應鏈緊密相關,離開製造業變革,只是零售店自己的變革,不可能構成生態系統的變革。零售業的變化一定跟上游供應鏈緊密相關,生產製造不再是浙江製造、中國製造,而是互聯網製造,基於互聯網數據動態變化機制,把消費者訴求快速跟製造端的生產製造端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新的體系。

像淘工廠,工廠已經變成可以在網上售買它的生產能力,實際上今天的淘工廠在服務類包括在IT和數碼這個行業已經高度在使用,這時形成了工廠跟消費者的互動,網紅也好,內容也好,IP也好,變成連接生產和消費的連接器,最後形成一個新的供應鏈生產製造模式。

第三個趨勢,新零售服務商將大量湧現,不要以爲只有零售商推動變革,大量服務於商家的服務商,也是推動這個業態發展的巨大動力,湧現出來的供應鏈、內容的服務、門店的服務、生產的服務、金融服務的服務商進一步殺入市場,幫市場進一步升級,形成了新的零售業變革動力。

20年前互聯網剛剛進入中國,大家沒想到互聯網會普及到這麼快的程度,假設我們再看未來二十年,互聯網在中國會發展到什麼程度?這是難以想象的。可以肯定的是,一個依託在數據的基礎上形成的新的數字經濟正在成長、發展。

同時我們也看到,技術在飛速發展,技術設備的成本在大幅下降,過去20年前存儲1個G的成本比如說要一萬美元,但今天我們存儲1個G的成本不超過三美分。經濟學上由於成本的降低,使得數字技術、存儲技術、計算技術的普及,一定會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和變革。

回顧過去20年的發展看未來,很多人會問未來的速度會不會減慢?我的結論是:不會,反而會加速,因爲存在着網絡效應。接下來5年的變革會遠遠超過過去20年的變革,大家可能需要更加去關注數字經濟對我們今天社會變革的力量,我們應該積極地去擁抱這場變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