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爲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明祖陵是朱元璋的祖父、曾祖和高祖的陵墓,其中朱元璋的曾祖和高祖的陵墓內其實只是衣冠冢。這個陵墓最特別的地方是,發現的時候陵墓的入口在洪澤湖的水下。朱元璋爲什麼要將祖宗的陵墓建在如此低窪的地方,最終導致祖陵被淹呢?

明祖陵所在的地方在明朝時叫泗水城,但是朱家是在朱元璋的爺爺那輩才從江蘇句容縣逃難到這裏的。朱元璋還沒出生的時候,他爺爺曾算過卦,算命先生預言說泗水是他們朱家的風水寶地,如果他們家祖墳在這裏,後代子孫能出個天子。於是朱元璋祖父死前特意留下遺言,要葬在泗水。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爲感激祖宗的恩德,便決定修建祖陵。朱元璋雖然對泗水這塊窪地不滿意,但因爲祖宗特意囑咐便只能遵守,同時還決定還將曾祖墓和高祖墓也都遷葬過來。

明祖陵剛建成的時候,周邊的建築物是很多的,但是和當時的民間建築一樣大都是木質結構,只在陵前的神道兩旁矗立着21對石像,有文官武將,也有猛獸翁仲,做工精巧、形制巨大,單個重量均在5噸以上,體現了明朝工匠的先進雕刻水平。只可惜後來被洪澤湖淹了以後,原來的木質建築都沒有了,只剩下如今的部分石像。

其實,朱元璋一開始就意識到了祖陵選址不太如意,但他最終不願放棄。爲了能夠將這裏打造成真正的風水寶地,朱元璋可謂下了大力氣,讓人移土造山、改移河道、抬高地基,隨後又更是大興土木,以至於從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開始修建祖陵開始,前後共用28年方纔全部完工。不過祖陵後來之所以被水淹,天災只佔了一部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禍。

一切還要從明朝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說起。爲阻擋住黃河北部的風沙,保護下游農田不被沙子埋沒,弘治皇帝朱祐樘命劉大夏修建太行堤,擋住了黃河的北部支流。誰知這是個顧前不顧後的主意,結剛修完沒多久就導致上游的黃河水全都湧向了南邊的淮河,大量河水呼嘯而下,以此匯流入海。由於淮河沿線河道比較狹窄,無法承受如此大的流量,使得淮河兩岸經常遭受嚴重內澇。

爲治理淮河流域的水患,明朝又出動了治河專家潘季馴。經過實地考察,潘季馴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水方針,後來又提出“蓄淮刷黃”,具體做法就是將淮河的水全部引入洪澤湖,抬高下游水位,讓其超過上游的黃河,以此阻止黃河水倒灌進來。當時也有人提出了不同建議,認爲黃河水含沙量大,水裏的泥沙日積月累會將河牀越抬越高,總有一日會超過下流的淮河,屆時下游城鎮將會面臨滅頂之災。然而由於潘季馴是有着二十多年治水經驗的功臣,朱祐樘最終選擇了他的方案。

實踐證明,潘季馴的方案並不完美,日後淮河下游水患頻發,洪澤湖的水位也在不斷上升。到了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當初支持潘季馴的大臣爲維護名聲和地位還在睜眼說瞎話,公然將分流的建議稱之爲妖言,絲毫不管淮河一帶水患頻發已是不爭事實。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再也裝不下的黃河水蔓延而下,將下游的泗水城徹底淹沒,明祖陵也隨之沉於水下。直到1963年,由於洪澤湖地區大旱,明祖陵這才展現在世人面前。

參考文獻:

《明太祖實錄》《明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