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爲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冬,漢獻帝劉協禪位於魏王曹丕。曹丕登基建立大魏,並都洛陽,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後世對於曹丕的印象,大多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和影視作品,曹丕通常都被刻畫成玩弄權術、沉鬱狠毒的角色,而曹植的一首《七步詩》更是將曹丕推入心胸狹隘的深淵。然而當我們拋開這些典型的個人情緒色彩,就會發現歷史上的曹丕無論是在治國還是文化存續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其上有長兄曹昂。曹昂大曹丕十歲有餘,爲人聰明且性情剛膽謙和,深得曹操之心。曹丕一直十分敬重喜愛這位兄長,哪怕在他登基稱帝后也時常認爲帝位本應是曹昂的。曹丕天資聰穎,少時便廣學博覽,六歲會射箭、八歲會騎馬,十歲便隨曹操征戰南北。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丕、曹昂二人隨父出征,曹昂爲救父親曹操而戰死宛城,年僅十歲的曹丕乘馬逃脫。此事令曹操一直心懷芥蒂,對曹丕的態度不若往日。曹昂死後,作爲嫡長子的曹丕成爲名正言順的接班人,然而曹操卻遲遲未決定封他爲世子。

當時,曹操十分偏愛幼子曹衝,不僅數次在羣臣面前誇耀曹衝,還曾表達過讓曹衝繼嗣之意。然而天妒英才,曹衝十三歲時便病重去世,這也讓曹操十分痛苦,甚至隱隱有將曹衝之死遷怒於曹丕之意。曹衝死後,唯一能與曹丕競爭的便只有弟弟曹植。相比較曹丕的沉鬱性格,曹植的坦率更受到曹操的喜愛。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植的一篇《登臺賦》更是讓曹操對他寄予厚望。不過由於曹植行事太過任性,甚至在曹操外出期間全然無視法令,此後便逐漸失去父親的寵信。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終於成爲魏王世子。

三年後,曹操病逝洛陽,遠在鄴城的曹丕星夜兼程趕回洛陽接任魏王。自小混跡於亂世的曹丕本就將天下一統視爲己任,接任父親之位之後更是將完成復興國力和統一天下作爲其剩餘人生的唯一目標。初任魏王,曹丕爲了將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頒佈了一系列法令。首先是嚴禁宦官干政爲官,其次是確立了“九品中正制”,早期“九品中正制”的推行確實緩和了曹丕和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這也爲他稱帝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曹丕稱帝后還吸取了漢朝宦官外戚干政亂權的教訓,不僅削奪藩王兵權和治權,而且嚴禁後族之人擔任要職。雖然曹丕的政策確實將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但宗親權力的削弱和士族地位的提高也後期外臣奪權埋下了誘因。

曹丕在位期間致力於統一大業,不但平定了青、徐二州的割據勢力,而且多次擊敗羌胡、鮮卑等族的進犯,魏國版圖得以鞏固和擴大。爲了復興國力,曹丕繼續發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穩定社會秩序。與此同時,採取戰略防守,恢復生產。除禁令,輕關稅,禁止私仇,廣議輕刑,與民休養,使北方地區重現安定繁榮局面。曹丕提倡節儉薄葬,下詔禁止厚葬、淫祀。除此之外,曹丕十分重視文教禮樂,大興儒學。曹丕的這些舉措,在短期內使封建正統文化得到復興。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留下四位顧命大臣輔佐太子曹叡便病重而亡,時年四十歲,在位僅七年。曹丕的去世看似很突然,實則是長年累月的結果。曹丕十分勤政,朝廷內外大小事情都要親力親爲,但是他的性格比起其父曹操卻更加沉鬱多疑,三次伐吳失敗讓他變得更加陰沉暴躁。直到黃初六年,曹丕在伐吳期間感染風寒,舊傷復發,最終不治而亡。曹丕去世後,魏國逐步走向強大,成爲最有希望的統一締造者,這將由曹叡來完成,而不幸的,也將由曹叡來終結。

參考文獻:

《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