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標”提高金融支持 區域奶企搶最大“紅包”

大洋網訊 繼2013年要求加強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後,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期再議奶業發展,並強調要提高生鮮乳和滅菌乳“國標”,強化金融和用地支持,引進良種繁育等。在乳業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奶農或由此告別“殺牛倒奶”,自擁牧場的區域性企業則可能搶到本輪最大“紅包”。

生鮮乳指標曾被指倒退和最差

“國務院奶業振興計劃提到的三點都精準切中了中國奶業發展瓶頸問題。”乳業專家宋亮昨日告訴廣州日報記者,之所以會單獨提出升級生乳產品標準,是因爲經過這些年的淘汰發展,中國的生乳品質已經大幅提高,升級標準既能體現“優質優價”,又能讓國內奶源在競爭中得到“價值迴歸”。

實際上,2010年出爐的生鮮乳“國標”曾遭乳業專家炮轟“全球最差”“倒退了25年”,當時的衛生部解釋說調高“細菌總數”和調低“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是符合發展實際,可以保護大量中小規模奶農的利益,維護我國奶業穩定發展。在業界看來,現在提高“國標”是因爲我國養殖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另外,備受市場關注的滅菌乳、巴氏奶、酸奶也要提高“國標”了。宋亮認爲,此舉可以防止復原乳過度使用帶來的“劣幣驅逐良幣”效應,有效推動國內奶源的使用積極性,爲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本土好產品。

關於強化金融保險支持這一項要求,宋亮認爲,核心在於推進農村土地改革,從而降低養殖成本,避免出現“殺牛倒奶”事件。

有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巴氏奶在廣東一直銷售紅火,所以本地區域性乳企包括燕塘乳業、風行乳業等都日子舒坦,新規或進一步利好這類自擁牧場、全產業鏈佈局的區域性乳企。“此前它們受到了全國性乳企和進口牛奶的雙重夾擊,但隨着消費者日趨理性成熟,越來越多本土巴氏奶得以成功突圍。”該觀察人士認爲。

實際上,燕塘乳業、天潤乳業等乳企今年一季度都業績報喜,未來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青睞下,這些乳企或也將越來越受到資本市場的“另眼相看”。

觀察人士認爲:“總體來說中國乳業現在處於產品質量過關、政策引導鼓勵、市場逐漸熱情的階段,此前監管部門多次抽檢多批次奶粉發現,合格率位居食品細分領域最高,有時甚至是百分百的合格率,說明國內乳業發展較快。”

(廣報全媒體記者塗端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