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名牌大学=好未来”这个观念在大多数中国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很多家长甚至在孩子尚未出生就开始攒钱看房,为了就是一个优质的学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近年来,中国学区房的价格每平几万甚至几十万,仍然一房难求;于是有些家长便算了一笔账,如果将购买国内高昂学区房的钱省下来,早日把孩子直接送去海外接受国外优质教育。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教育资源优质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还在读低年级的孩子送去国外念书。

而日本由于离我们中国非常近和有相似的文化,并且日本政府在2018.12.28召开幼儿教育与高等教育免费化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2019年10月起实行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免费化,至此,日本正式实现全部教育免费化!该政策也同样适用于在日华人家庭的儿女。在日本的华人,只要拿到日本长期签证就可以享受与日本国民等同的待遇了!因此,日本成为了很多中国家长的首要选择。

那么日本人是不是也像中国人在为孩子的教育苦恼,和学区房战斗呢?

答案是,日本有学区,但是没有学区房。

“学区房”的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严重差异,源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就近入学本来是个意图良好的政策,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意外结出了学区房这颗不得不咽下去的苦果,甚至成为一场停不下来的金钱比拼游戏。

可是日本不仅房子和我们不一样,大多出售的是“土地所有权”;教育体系更是看似相似,实则不同。

1941年日本通过颁布“国民学校令”,在义务教育中导入了学区制度。公立小学、初中的就学区域是由市町村的教育委员会决定的,就是说中小学生原则上在所属地域学区上学。这也是日本的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

并且日本有关学区的规定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具体操作的。比如我擅长踢足球,可学区内的学校没有足球队。”以这样的理由也可以转到学区外的学校。但日本有学区,但没有学区房。虽然划定了学区,但是学生只要住在这个学区内填一张表就可以入学,不需要买房子,也没有户籍限制。

日本如何做到有学区却无学区房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1, 有义务教育,各级教育资源丰富平等

一般来说,日本小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种。根据文部科学省统计,2017年度日本小学国立、公立和私立的比率分别为0.6%、98.2%和1.2%。可见绝大多数小学为公立学校。从各都道府县情况来看,东京都的私立小学比率最高,但也只占4.2%。并且私立学校?学费又昂贵,入学考试也极为严格,?所以基本不属于普罗大众的择校范围。?日本绝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上公立小学。

因为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水平一致,且免费入学就读,所有教师通过国家统一资格考试认证,不存在好差之分,比如日本能够做到北海道和东京的小学师资设备一个样,包括上的课程,以及课程上使用的教学道具。?具体来说就是,无论学校的规模大小,?教学楼必须能抵御最高震级地震的伤害;?必须配备体育馆、游泳池和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等实践活动室,各类器材齐全。

所以公立的学校不存在重点之分。唯一有区别的是每所学校各有所长,比如有的体育较好,有的美术较好等

2,日本没有户籍限制

在日本,上学没有户籍限制。你只要住在学校附近,就可以在该学校上学。并且这里的“住”,仅仅就是住,没有说买房,也不需要资产。不论是借住,短租,还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都可以在附近的学校上学。

像东京都、大阪府这样名牌大学林立的都市,?日本人也都是按部就班对依照规矩,?以家庭便利为出发点选择孩子就读学校。

3,教师流动制度 杜绝贪腐现象滋生

为了让孩子真正享受到平等教育的实惠,?政府还制定了一套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一般情况下(除57岁以上的人和孕产妇外),?每位教师不得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超过六年,?每年年底,各个学校会根据教委的统一安排,?在综合考虑教师意愿和政策规定的因素之后,?确定流动人选,然后上报教委。?

当然,包括许多校长也在流动人选之中。老师亦支持这种流动制度,因为,越往偏远地区流动的老师工作评分越高,自然,个人的收入相应也就越好。?中小学之间也可以进行教师相互交流活动,?比如,如果小学老师有意愿,?就可以提出申请到中学教书,反之亦然。

一般来说,日本的公立中小学,?由市町村的教育委员会管理运营,?教职员的任命权,?则属更高级别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行使,?这几乎杜绝了学校滋生贪腐现象,?保障了平等教育理念能够公正公平得到执行。

反观国内,无论是学区房还是学位房,?都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是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所形成的产物,?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体制尚存的问题。

4,没有学区房 照样拥有一流教育

日本虽然没有产生过什么学区房,?而这也丝毫没有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更未影响日本成为拥有世界一流教育的国家。

所有学校除去正常的教学外,都融素质、体能、公德、团队精神教育,?以及生活能力培养等于一炉,?而并不是以知识教育为主。?学校也从来不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也没有降级生,考试也从不排榜、发榜。

从这些可以看出,?日本的基础教育理念与我们是不同的,?他们注重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严格遵循在义务教育阶段,让所有孩子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准则。也从源头杜绝了产生学区房的可能性。

5,大学平等招生 学区房无需考量

日本房地产价格主要是受房子位置、房子质量、生活环境是否便利等因素影响,?学校离家远近虽是购房或租房的一个考量,?但?购房或租房与学校离家远近的关系并不大,?同样使得日本难以产生学区房学位房的土壤。

如果再延伸考量一下的话,?日本的私立大学数远远多于公立大学,?私立大学自主招生,各自招生考题都不一样。?公立大学虽然是全国统一招生试题相同,?但日本的公立大学很少,每县只有一所,?当然东京这类大都市稍多一些。

考生在考公立大学时又有一个明确规定,?就是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公立大学,?却可以报考多所私立大学。?而且,无论地域,全国各地的所有考生,?都可以报考东京大学、早稻田这类一流大学。?不像国内,全国统一试题,考生按分数线,?以及参考地域,被分成三六九等录取。

这样,日本大学的宽松的考试制度,客观上使家长不用为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而在孩子小时候就搬入一流大学附近居住,?同样使得日本很难产生学区房学位房的土壤,? 所以,学区房学位房对于日本人来说,那就是非常不可思议。

最后,如果您打算让孩子在日本当地的中小学上学,考虑购买学校附近的房子时要注意了,日本的“学区房”和国内学区房房概念可不是一个概念哦。本质上来说日本有学区,但没学区房。当然距离学校近的房子由于上学方便的原因,一般来说会更为抢手,出租率和租金也会更高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