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常德盛,心中常懷百姓冷暖

奮鬥52年,他把窮村變成共同富裕的樣板村

尋找老支書精神

5月16日,入夏後的首個高溫黃色預警天,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黨委書記常德盛剛接待完來交流社會治理經驗的常熟市公安局一行人,接着迎來來自海南的鄉村振興考察團,還沒來得及歇會,又趕去招呼來自上海的老年遊客團。當天,這位75歲的老人前後接待13批來自天南地北的客人。

52年來,常德盛就是在這樣的忙碌中,帶領當地老百姓艱苦奮鬥,將一個落後、貧窮、荒蕪的小村莊,變成幸福、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鮮活樣本”。

強村富民是一生的追求

走在蔣巷村生態園內,千畝良田阡陌縱橫,三三兩兩的白鷺翩然起落。到了6月,這片土地將度過半年的休耕期,重新長出綠油油的秧苗。

這片生機勃勃的田野,曾經是十年九澇的低窪地。1966年,22歲的常德盛當上蔣巷村大隊長,面對的是全縣最落後的窮村惡水。“窮不會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他喊出這句響亮宣言,領着全村100多戶村民挑土填河,硬是把千畝低窪地填高一米多。地高了,人卻矮了——重重的扁擔,把他和村民們壓出羅圈腿。

改土治水後的蔣巷,變成出名的糧食高產區。常德盛並沒有止步,他踩準改革開放的節拍,帶着全村百姓辦工廠搞副業,走遍千山萬水,喫盡千辛萬苦。明顯凹癟的左眼,就是他當年出門跑銷售時遭遇車禍留下的後遺症。

2004年,村辦企業改制後,爲壯大村集體的錢袋子,常德盛又想到發展生態旅遊,現在村子每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從“農業起家”到“工業發家”,再到“旅遊旺家”,蔣巷村走出一條村強民富的發展道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纔是社會主義的本質。”52年砥礪前行,現在的蔣巷,全年經濟總量持續超10億元,村級可用財力超2000萬元。在富裕的蘇南地區,蔣巷村的經濟實力雖算不上領先,但村民得到的實惠排在前面。蔣巷村史館裏,碩大的沙盤模型讓整個村貌一目瞭然:常盛工業園與農民新家園、村民蔬菜園、生態種養園、千畝無公害糧油生產基地,分佈得錯落有致。“造價30多萬元的房子,村裏只收我們12.8萬元。”1989年出生的平潔,和父母同住220平方米的農民別墅,爺爺奶奶則住進村裏的老年公寓。村裏建了150套老年公寓,6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統一提供優質口糧,還補貼養老金。大學畢業後,平潔選擇留村工作,“這裏可是城裏人都羨慕的‘新天堂’,我何必往外走?”

現在的蔣巷,人人有工作,家家有股份,戶戶住別墅。在蔣巷村財務室,會計周英列出了一份蔣巷村村民的“福利清單”,包括養老金、社區股份制分紅、自留田補貼、讀書獎金等等。從2014年起,蔣巷還把婚嫁後入村的新蔣巷人納入分紅機制,分紅數額隨着時間的推移上調。去年,全村人均分紅約9000元。

時刻把百姓裝在心裏

前陣子,蔣巷村在露天體育廣場一側建起一座封閉的體育館。當初,大家很納悶,農村建體育館,有必要嗎?

“有了這個館,村民們下雨天也能鍛鍊。”常德盛告訴大家,自己雨天從村裏走過,發現要晨練的村民只能蹲在家裏,“我們要建設一個美好蔣巷,就得時刻爲村民着想,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大家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溫暖。”

“只要對村民有利的事情,他都會去做。”村委會主任蔣玉英感慨地說,常書記始終把百姓裝在心裏,在利益面前唯獨沒有考慮到自己。當年村裏統一建農民別墅,戶均一套,常德盛一家四人,一套沒拿,至今仍住在鎮上老房子裏,他每天騎着自行車來上班。直到近幾年,年紀大了,大家不放心,硬是給他配了車接送。

2004年,蔣巷村迎來企業轉制,當時的村集體企業常盛集團產值、銷售、利稅每年遞增40%以上。常德盛是董事長,按理說改制可以控股,但他不要一點股份。

“讓股”,在常人看來,相當於讓出鉅額財富。常德盛卻看得很淡:“自己的口袋裝得滿滿的,你還能爲蔣巷人做事嗎?我一分都不要,就行得正,站得直,就可以爲蔣巷做更大更多的事情。”

不止是讓財,常德盛還多次“讓官”,放棄了很多提拔機會。他說,自己只想認認真真爲蔣巷做點事情,讓老百姓都說改革開放好、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

心裏始終裝着老百姓,讓常德盛寧可賠上400多萬元的損失,也要關掉財源滾滾的化工廠,不讓污染損害老百姓的健康。現在,蔣巷又推廣有機化種植水稻,從300畝擴大到800畝,減少化肥農藥對生態的污染。

“常書記打心底裏對老百姓好,對犯過錯誤的人也不看低。”村民孫啓華曾因誤入歧途被勞教,也因此一度自暴自棄。常德盛不僅主動登門看望他,還幫忙到銀行貸款,讓他辦起養豬場致富。

不給未來發展留後遺症

每天清晨6點到了村裏,常德盛也不進辦公室,而是邁開腳步,繞着村子走一圈,差不多有5公里,遇到村民熱情打招呼。這個習慣,他已堅持十幾年,“很多事情,在辦公室看不到,不去了解實際情況,就跟不上形勢。”

今年5月,蔣巷村的旅遊新項目蔣巷書院對外試營業,28間現代簡約又不失野趣的精緻民宿一亮相,就讓遊客流連忘返。“以前村裏自建的民宿土裏土氣,吸引不了人,常書記看到經常空關着的房子,就動起引進社會資本的腦筋。”旅遊公司總經理張衛清說,這個項目由專業人士投資管理,村裏只要做好服務就行,也用不着爲運營發愁。

蔣巷村搞鄉村遊起步較早,但這幾年由於缺乏深度休閒項目,導致後勁不足。村裏直接管旅遊,精力有限且缺乏專業。這些發展中冒出的新問題,讓老常陷入思考:建設現代化的村莊,不能再光靠一兩個“能人”,也不能由村裏一手包攬,而要靠專業人士,靠全體村民,更要靠科學的制度。

在蔣巷,每家每戶都有一本《蔣巷村村規民約獎勵制度》。2008年至今,這本薄薄的冊子先後修訂3次,內容從8條細化到38條,村裏的發展規劃、集體經濟經營管理、村級社會事業建設、村民福利獎勵等規定均有章可循。每次修改,都是村裏出“初稿”,上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再根據村民意見進行調整,直至186戶農民共同簽字方能通過。

“有了好制度,才能避免人治,蔣巷的未來才能走得長遠,甚至沒有我老常照樣行。”這幾年,面對村民的挽留和組織的肯定,常德盛一直沒能如願退休:“只要我在位,就要做好每一天,把村裏難事一個一個解決掉,儘可能不給未來留下後遺症,但最終蔣巷村還是要靠大家。”

本報記者 李仲勳 陳雨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