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此階段,平安在“金融+科技”領域已經有了豐厚的技術和產品積累,但這些產品和技術分散在城市生活和政府治理的各個版塊,沒有集合成整體解決方案。這對服務的進一步推廣,和深入推動城市變革形成侷限。

風雲際會,千載一時。2016年,中國“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標,明確系統化建設,讓人民羣衆共享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成果。場景經驗和技術積累豐富的中國平安由此脫穎而出,成爲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聯盟成員單位,並得以把技術經驗集成爲系統化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向更多城市推介。

系統集成,全方位賦能城市

金融而非科技起家,決定了平安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和成本,來彌補技術短板,進而實現創新和超越。另一方面,也正是在金融服務領域30年的積累,使平安在場景應用和數據安全性上,擁有其他企業,乃至科技巨頭都難以比擬的優勢。

30年發展,讓平安在政務、財政、醫療、房產等領域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相比普通科技企業,平安不僅可以輸出技術,還能將技術與各類場景很好地融合。同時,平安執行金融業最高信息安全標準,等保四級資質高於政府等保三級要求。至今爲止,平安從未出現一例公共數據安全問題。

強大的場景應用能力和高標準的數據安全性,正是政府在主導智慧城市建設時所亟需的。此前,AI技術難以運用到政府管理中的痛點有二,一是缺乏有效的落地方案,二是缺乏完備的架構設計和高等級的數據安全防護,政府無法放心地使用AI+大數據技術。平安在這兩方面的優勢,使其能更貼近政府的需求。

中國平安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推進“智慧財政”的企業。其與南寧、廣東、深圳等多個省市合作探索現代財政雲,幫助地方政府實現“增收、節支、保全、控債、規劃、信息”六大目標。與南寧合作半年,已累計爲南寧市國有企業直接節約融資成本超過3700萬元。

在智慧醫保版塊,平安打造了重慶、深圳、廈門爲代表的智慧醫保城市標杆。其中,在重慶幫助衛生管理部門實現了227家公立醫院的實時醫改監測,合作建設了衛生健康雲大數據中心,幫助醫院提升改進臨牀質量和經營績效。在深圳推動重疾險投保人數625萬,居民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在廈門,醫保通過採購平安一體化風控服務降低了10%的藥品浪費,醫療費用增速減緩17%,並有效遏制了醫保違規行爲的發生。

向上賦能政府管理,向下服務民衆生活。面向市民,中國平安推出“我的深圳”APP,把政務服務和醫食住行玩的端口集結其中,幫助用戶實現50%的政務辦事事項由“平均跑3次”降低到1次、20%的事項由“跑1次”降低到“零跑動”;單項辦事時間平均節省2小時,辦事材料從平均提交8份縮減爲1份。

在智慧教育領域,平安已運用人臉識別技術爲2018年深圳市碩士考試服務,將現場確認環節由2小時縮短至6分鐘。在智慧醫療領域,平安推出智能藥櫃,讓用戶在辦公室即可取藥和遠程問診。推出AI輔助診療系統,運行初期已成倍提升醫生效能。

厚德載物,企業公民之擔當

一家金融企業憑何能爲城市治理貢獻解決方案?首先,它得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和實踐經驗,其次,還需要國家和政府部門給予它充分的信任與施展拳腳的空間。十分幸運,這兩者平安都兼備了。前者是它埋頭苦幹積攢起來的底氣,後者則是智慧城市建設上升爲國家戰略規劃的時代之幸。

將多年來的專業成果和得到驗證的完備的建設方法、成熟的管理工具,集成爲系統化解決方案貢獻給地方政府,亦是平安作爲企業公民的責任與擔當。管理學經典《基業長青》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一個企業組織要獲得長期、持續的發展,必須要爲自身賦予一個高尚的理由。企業做得越大,需要承擔更多的企業社會責任,要有更加深厚的德行以及更高遠的符合人類社會共同目標的價值追求。

這條企業公民之道,也是平安持之以恆實踐的厚德載物之道。中國平安掌門人馬明哲曾不止一次提出,平安“善其身”,也“濟天下”,要積極承擔對員工的涵養之德,對客戶的誠信之德,對股東的勤謹之德,和對社會的感恩之德。

智慧城市不只是鋼筋水泥的堆砌,也不僅僅是辦事櫃檯的線上化,更重要的是以人爲本,有情懷、有溫度地服務社會,讓市民收穫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這也是平安集團30年“專業,讓生活更簡單”服務宗旨的延伸。在新徵程中,平安一如既往地懷抱感恩之心反哺社會,將積累的業務經驗和科學技術資產投入到新時代的智慧城市建設中,讓市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美好生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