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農村人大多是靠農地過活,那如何才能擁有一塊農地呢?那你得先有一個農村戶口,有了農村戶口,人家纔會承認你是個農村人,你才能申請住在那裏,才能申請宅基地,申請了宅基地後,你纔能有自己的承包地,這樣你就可以做農活了。

所謂宅基地,那就是住的房子那是按戶分的,就像古時候的人都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那就算是一戶,但是不同的是,孩子大了結婚了,則需要分家自成一戶,然後就去向村集體申請新的宅基地,若有空閒的宅基地,則可以隨時申請,審覈符合申請標準後隨時能得到批准。

而承包地的大小則是按農村人數算的,全村一共的人數和全村一共可用土地面積統計好,然後得到人均可使用的土地面積,再按照每戶人家的人數進行分配,也就是人越多,家裏的承包地面積越多,所以對於農村人喜歡生娃這個觀念也不是很難理解了。但現在的問題是,很多農村已經很久沒有分地了,最近的一次也是20多年前了。

這20多年來,有農村老人的去世,也有農村小娃的降生,但是村子裏每戶人家的地,就再也沒有重新分配過。大多數每戶農村人的人數都在上升,但是承包地的面積還是和以前一樣。

這期間,年紀最大的農村人已經20多歲了,有的正在讀書,也有的已經開始務工。但令人尷尬的是,雖然他們的身份戶口都顯示是農村人,但是他們卻沒有屬於自己的承包地。

雖然說人多了,用地面積也應該增加,可是由於國家制定的5年的農村土地權,剛步入正軌,所有承包地的政策都已經出臺,短時間應該是不會變的。那這些沒有地的農村人該如何享受自己應有的權利呢?

1、租別人的地

很多農村勞動力現在已經從農民轉爲出門務工,那麼他們的地就沒人打理了,想種地的話就可以向他們租一塊地。

2、使用當初沒分完的地

20年前的人口和現在不一樣,說不定有的農村還有沒分完的地,那沒地的農村人可以集體去申請使用該地。

3、土地繼承

新生的小孩繼承去世的老人的承包地,總的來說,這些問題都是治標不治本人口越來越多,光靠原有的承包地還是不夠的,要不還是出門務工吧,這些地的問題就可以不用擔心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