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已經開通地鐵的城市有34座,以首條軌道交通開通時間排序,分別爲: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長春、大連、武漢、深圳、南京、瀋陽、成都、佛山、重慶、西安、蘇州、昆明、杭州、哈爾濱、鄭州、長沙、寧波、無錫、青島、南昌、福州、東莞、南寧、合肥、石家莊、貴陽、廈門、烏魯木齊、溫州、濟南。地鐵對房價的作用力,主要是通過提升城市板塊的價值實現的。

前幾天,“中國城市地鐵排名”榜單出爐並在網絡上引起不小的討論熱潮。

有一種說法是,有地鐵的城市,纔有未來。

什麼樣的城市才能通地鐵?在參謀長看來,三個必要條件:中等以上的城市體量、充足的人口數和良好的經濟狀況。三者任缺其一的城市若要建地鐵,都有“打腫臉充胖子”之嫌,也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而地鐵作爲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系統,對樓市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

地鐵線路的開通,對城市板塊價值的提升是飛躍式的。從房產銷售們的辭令中,我們就能清楚感受到,臨近的地鐵站對於樓盤項目來說是多麼重大的賣點和核心價值。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全方位無死角地聊聊地鐵和樓市。

有地鐵的城市,纔有未來

既然說有地鐵的城市纔有未來,我們就先來看看中國大陸地區,有哪些城市已經被列入了“未來之城”名單。

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已經開通地鐵的城市有34座,以首條軌道交通開通時間排序,分別爲: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長春、大連、武漢、深圳、南京、瀋陽、成都、佛山、重慶、西安、蘇州、昆明、杭州、哈爾濱、鄭州、長沙、寧波、無錫、青島、南昌、福州、東莞、南寧、合肥、石家莊、貴陽、廈門、烏魯木齊、溫州、濟南。

此外,還有8座城市的地鐵已經規劃在建,分別爲:徐州、常州、南通、呼和浩特、紹興、洛陽、蘭州、太原。

而近日新出的“城市地鐵排名”榜單,則考察了兩項數據。

一項是里程數,排名如下:

還有一項是客運量,排名如下:

參謀長認爲,在這兩份數據中,第二份其實要比第一份更能說明問題,因爲客運量是和城市人口直接相關的,而里程數除了反應地鐵線路的密集程度之外,還和城市面積有一定的關聯。

以烏魯木齊爲例,儘管里程數排名並不算靠後,但日均客運量卻比僅爲倒數第二的貴陽的零頭。如果結合城市面積和人口數據綜合看待這兩個排名,便能理解其合理性。烏魯木齊的總面積爲14216.3平方千米,人口卻只有350萬人;與之對比,上海的面積是6340.5平方千米,人口爲2423萬。

最後看平均每公里客運量,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南京、深圳的地鐵客運壓力都很大,西安和南京已經超出了一線城市的每公里客運量水平。反之,昆明、寧波、廈門、東莞、貴陽、烏魯木齊都處於很低的水平。參謀長在開篇就提到過,一個城市修建地鐵的必要條件中,面積、人口、錢缺一不可,而對於城市來說,其地鐵的修建里程已然超出了客運需求,有浪費資源之嫌。

由此看來,有地鐵的城市纔有未來,這句話說對了一大半。這也是爲什麼,當去年國務院52號文下發,軌道交通建設門檻提高後,許多三線城市會發出“路在何方”的悲嘆。

但參謀長認爲,這句話如果改成“真正有必要也有能力修建地鐵的城市,纔有未來”要合理得多。

地鐵和房價

宏觀層面已經說得足夠多,但地鐵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部分,更值得細究一番。

地鐵對房價的作用力,主要是通過提升城市板塊的價值實現的。

一方面,地鐵的開通直接拉昇沿線的土地價值;

另一方面,地鐵能夠極大地拓展城市規模,甚至使得城市與城市間的邊界變得模糊。如上海地鐵11號線的開通,使得崑山之於上海的地位發生質變,崑山房價再次躍升一個臺階;又如廣佛城際軌道交通的建設,讓“廣佛同城”更快地落到實地,佛山的房價由此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毋庸置疑,地鐵對房價的作用力,就是直截了當、簡單粗暴的。

再具體一點,地鐵能夠爲房價的漲跌傳來什麼樣的信號?

1、地鐵運載量反應區域熱度

作爲城市居民的最直接感受可能就是,早高峯時哪站最擠?晚高峯的地鐵乘客又去了何方?

一份研究給出了這樣的結論:關於地鐵運載情況的大數據顯示,以下幾個與地鐵關聯的區域房價更具潛力。

中心城區外的各大商圈;

地鐵換乘站及終點站;

工業園等產業聚集地。

各位讀者也可以自行查閱自己所在城市的地鐵熱點圖,從而找出城市人羣聚集的區域,幫助自己形成對城市板塊價值的判斷。

2、地鐵一定帶來房價上漲嗎?

答案是不一定。

第一,對於地鐵的密集度本就已經很高的區域來說,地鐵對於板塊價值的拉昇作用是極小的,這體現的是邊際效應遞減原理。

也就是說,當開發商以新的地鐵線路即將開通爲由抬高價格時,你一定要再作衡量。實際狀況是,越是交通不成熟的區域,地鐵投資對周邊地區產生的效益越大,房價的升幅才越大。

第二,對於地鐵的外圍區域來說,房價有可能不降反升,這是地鐵對周邊住房的虹吸效應。

也就是說,沿線區域房價上漲和外圍區域房價下跌可能同時發生,一定要把握好住宅和地鐵站的距離,太遠的樓盤可能會“反向”享受地鐵帶來的利好。

第三,地鐵對房價的影響是有時間上的週期的,一段時間之後房價可能會下跌。

在地鐵開通的規劃出臺後,市場預期向好,房價會迎來提振。而當地鐵正式開通後,由於前期預期的透支,房價可能會迎來一段時間的調整期,而後纔會再次發力。

因此對於購房者來說,地鐵正式開通前的一兩年,是購入沿線房產的最佳時機。

俗話說,地鐵一響黃金萬兩。無論是對於某個城市,還是對於城市中的某一區域來說,這句話基本都能普遍適用。

與此同時,也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各位把上述幾點銘記於心,不至於因爲盲目追求“地鐵房”而在錯誤的時機、錯誤的房子上付出過高的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