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沃野千里……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正在打造民宿和客潮歷史文化交融的藝術家村落,以文旅產業助推羣衆脫貧。新華網 李俊豪 攝

新樓村總人口約10320人,下轄10個自然村。2016年覈定相對貧困戶156戶531人,2016和2017兩年累計達到脫貧標準131戶415人。新華網 李俊豪 攝

過去,新樓村因缺乏排污設施和長效保潔機制,村道、池塘成了村民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所,髒亂差問題突出。自從開展了“三清三拆三整治”,該村以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爲總基調,從修路、治水和危房改造等多方面着手進行改善,環境有了較大變化,爲發展和培育旅遊品牌築牢了基石。新華網 李俊豪 攝

無論是修繕整齊的公祠,雕琢精美的檐角,還是白牆黛瓦的房屋,都彰顯着客潮文化相互交融和滲透的底蘊和魅力。新華網 李俊豪 攝

河源市義都鎮桂林村目前共計有貧困戶52戶,貧困人口147人,村民主要以種植茶葉、水稻等農作物爲主。該村有1560多年種植皋盧茶(綠茶)歷史,至今保留着不少百年老茶樹。由於具備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良的氣候條件,村民們廣泛種茶,發展茶產業。截至2017年下半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已超過4萬元。新華網 李俊豪 攝

科技扶貧是桂林村幫扶工作的亮點。華南農業大學茶葉研究所博士鄭大睿介紹,通過爲茶農講解專業知識、傳授先進經驗、科學制作技術等,指導農戶進行合理修剪、科學施肥和綠色防治,能夠提高桂林村茶葉的產量和品質。新華網 李俊豪 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