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下班回家,刚进小区院门就听到一户人家发出激烈的吵架声。原来是母亲的陪读成果和陪读方式让父亲非常不满意,母亲感觉很委屈。

到底多少家庭是不谈作业是母慈子孝,一提作业就鸡飞狗跳?试试记住这几点,也许我们会远离鸡飞狗跳的生活。

1、树立任务意识,正确对待作业。只有当孩子意识到作业是他的任务,完成作业就是完成自己的任务,他的大脑才会输出积极主动的信号,他才会有意识地去主动完成作业。

如果孩子只是按你的要求去完成作业,孩子往往呈现出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自然不能积极对待。

2、改变说话方式,变命令为商量。许多家长的口头禅是“快去作业!”“别磨蹭。快点!”“做点作业能被你烦死!”这样的话语只会把孩子带入负面情绪之中,而如果变为这样说:“我们是做完作业吃饭还是先吃饭再做作业?”“你完成作业大概还需要几分钟?”“昨天你做作业速度快了一些,今天可不可以做的更快更好?”这样说可以引发孩子思考,感受到你的信任。

3、了解学习的对自己的意义。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孩子认识到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也许作业的过程让自己感觉到累,但是现在的累将来就可能更累。还要让孩子知道学习、作业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可以让自己充满智慧,将来他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才有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4、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业习惯。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时一日之功,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陪伴直到习惯养成。

当孩子养成作业习惯以后请给孩子信任,不要再全程陪同,适当离开,但要暗暗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孩子是如何对待功课的。

发现问题后和孩子平等沟通,聊聊你观察到什么,听听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做到有效利用时间,怎样做作业更高效?

5、不要过于操心,但要提供恰当的帮助。要让孩子明白,虽然作业是他的事,爸妈希望他能独立完成,但是父母会陪着他面对一切。如果他需要帮助,你们会陪着他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千万不会因为功课、作业的事不停唠叨。当你不停唠叨的时候,孩子的排斥心理会越来越重。

6、给孩子时间,并为自己行为付出代价。再次强调所有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累积。在孩子没有形成习惯前,你的着急、焦虑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我们需要做到不唠叨、不解救、不指责、不发火,只需要适当的提醒。

如果他真的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你也不要反复提醒,让他自己承担后果。也许他会被老师批评,这时候作为家长可以送上你的安慰,提出你的建议,抚慰他受挫的心灵。但是一定不要因为心疼孩子选择和老师对立,而要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争取不会再犯,并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如果家长做到这几点,你们的亲子关系一定会更和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