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南半球的天涯海角。

好望角,我心中最重要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就像法國、意大利、希臘、美國和俄羅斯一樣。

我的好望角情結源於2009年,我和先生在海南亞龍灣過春節,大年初一,先生在酒店叫了出租車,上車後我問他去哪裏?他說去天涯海角,我當時急了,大年初一,去什麼天涯海角,多不吉利!

先生改變主意讓司機去了三亞市區。在車上我和他說,下次我陪你去南半球的天涯海角吧。

從此以後我就與非洲大陸南端的那個小腳趾幹上了,總希望有一天能抱着它親吻一下,這一天終於來了。

2018年10月26日上午,我們真的到了這片夢中的旅遊勝地。

這一天,風和日麗。

舉頭仰望,碧空如洗。

強烈的陽光、清冷的海風、開闊的水域、嶙峋的崖石、雪白的浪、深藍的海水……

好一幅壯觀奇異的景觀!

我想把這裏的每一寸風景、每一朵浪花敲擊岩石的聲音都銘刻於心。

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粒沙石的滑動聲,一朵浪花的飛濺聲,一株野草的搖晃聲,一隻飛鳥在空中劃過的痕跡,都不會放過,統統在腦海裏錄音定格。

我們先到開普角(Cape Point),一邊爬坡一邊用相機和手機記錄,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陌生的,腳每向前挪動一步,都像是在探險,彷彿踩響的是大地的琴絃,發出曼妙的聲音,我知道,那是我心中的回聲,與大地琴絃的合奏。

來到開普角的頂端,我和先生一起抱着舊燈塔留影,肩並肩靠在半人高的圍牆裏遠眺兩洋交匯的壯麗美景!

我們手牽手漫步在好望角的礁石灘,大海似乎並不在意我們的到來,依舊慵懶地鋪展着,眼前的它,溫和慈祥,白沙、海岸、陽光、鷗鳥,水天一色。

兩洋冷暖水流的交錯,氣象萬變,景象奇妙,更有高聳的達卡馬峯,危崖峭壁,海浪飛卷,飛珠濺玉。

這可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交匯的地方,這裏是另一個大陸,這裏是地球的一個偏僻的角落,這裏曾經發生過多少驚天動地的故事,讓多少癡迷海洋探險的勇士們名垂千史!

我很想親眼目睹一下海洋勇士們在此罹難時的海景:

電閃雷鳴,驚濤駭浪,排山倒海,尤其是那剎那間騰空而起的殺人浪……

這裏地處西風帶,終年刮偏西風,風力常達11級以上,浪高一般達6米多,有時高達15米。每年有100多天風暴天。即使在較平靜的日子裏,海浪也有2米多高。

這裏經常發生海難事故,海員們稱它爲“鬼門關”,有“好望角,好望不好過”的說法,公元1500年,發現它的迪亞士正是葬身於此。

據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不完全統計,在好望角海區失事的萬噸級航船已有11艘之多,沉沒的航船日積月累,船骸堆積成礁。就這,也阻擋不了源源不斷的後來者。

我想靜靜地在這裏站一會兒,發發呆,想想迪亞士、達·伽馬、麥哲倫、哥倫布……

想想史上“大航海時代”那些海洋強國鼎盛時期的榮耀和輝煌以及他們現在的模樣……

想想達·伽馬的印度新航路的開闢,最終給東方各國人民帶來了多麼深重的民族災難!!

迪亞士的航線。

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爾託洛梅烏·迪亞士率探險隊從里斯本出發,尋找一條通往東方“黃金樂土”的海上通道。當船隊航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的水域時,海面狂風大作,驚濤駭浪幾使整個船隊覆沒。最後巨浪把倖存船隻推到一個未名岬角上,此艦隊遂延存下來。迪亞士將此地名命爲“風暴角”。迪亞士認爲只要轉向繼續航行便可到達印度,但船隊彈盡糧絕,只得返回葡萄牙。

達·伽馬的航線,黃色是返回的航線。

1497年11月,另一位探險家達·伽馬率領艦隊經好望角成功駛入印度洋,滿載黃金、絲綢回到葡萄牙。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將風暴角改稱“好望角”,從此好望角成爲歐洲人進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標。

迪亞士和達·伽馬在好望角的十字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00年2月拍下的南非衛星圖片。

好望角在地圖中位置。

好望角在南非共和國的西南端,北距開普敦50公里,瀕臨大西洋,在開普半島的盡頭處,是南非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通以前,好望角是歐洲通往東方的海路必經之地;至今,特大油輪若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繞行好望角。

好望角常被誤認是非洲大陸最南端,而距離其東南偏東方向約150公里、隔福爾斯灣而望的厄加勒斯角纔是實至名歸的非洲最南端。

開普半島在大洋中的位置。

我們行車途中大部分地區都是這樣的低灌植物。

好望角的狒狒多且厲害,我們在路上碰到一羣一羣的,荀導和張隊叮嚀我們千萬不要開車窗,我們只能用手機在車裏拍。關於與狒狒鬥智鬥勇的故事他們倆足有一籮筐。

手機車拍途中風景。

公路狀況非常好。

好望角是好望角植物王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世界上六個花卉王國中最小但最豐富的一個。這裏包括1100種本地植物的寶藏,其中許多是地方性的,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好望角的Fynbos(“細灌木”)植被的主要類型是半島砂岩Fynbos,這是好望角半島特有的瀕危植被類型。

沿海的懸垂沙地Fynbos生長在低窪的鹼性沙地上,在海邊,可以找到小面積的海角平地沙丘。

典型的Fynbos植物包括帝王花、石南科灌木和帚燈草屬。

一些最引人注目的和著名的成員屬於普羅塔卡族,其中多達24種出現。其中包括千葉樹、灌木、樹尖灌木和金錐灌木。

許多流行的園藝植物,如天竺葵、小蒼蘭、雛菊、百合和鳶尾也起源於Fynbos。

帝王花

石南科灌木

帚燈草屬

這一組植物的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維基百科》英文版,因爲車拍的圖片質量很差,無法使用。

好望角的鴕鳥,圖片來自《維基百科》英文版。

行車時碰到一羣鴕鳥,因車速太快,拍下的片子都很模糊。

好望角有着多種多樣的棲息地,從岩石的山頂到海灘和開闊的海洋,至少有250種鳥類棲息在這裏。

太陽鳥

雀形目鳥

食蜜鳥

好望角也是多種羚羊的家園,漂亮的跳羚羊。

好望角在兩大洋流之間的戰略位置,確保了海洋生物的豐富多樣性。海角角點以西的海洋生物與以東的海洋生物之間存在差異,這是由於海洋溫度的顯著差異。

成都的兩位團友小黃和小陳正興高采烈地向開普角頂端邁近,筆者手機順間定格。

開普角路旁的紅土蘆薈。

路旁的野花。

在爬開普角的山坡上拍下一組好望角的片子。

前些年這裏有差不多有十塊牌子,其中北京赫然在列,這次只剩了5塊,北京的牌子也沒了。

北京離開普角的距離是12933公里。

據《維基百科》英文介紹,新燈塔的海拔較低(87米;海拔285.5英尺),原因有兩個:舊燈塔位於南緯34°21′12〃/東經18°29′25.2〃(262米;海拔859.6英尺),被向東繞行該點的船隻“過早”看到,導致它們距離太近。第二,霧天通常在更高的水平線上盛行,使得舊的燈塔對航運來說是看不見的。

1911年4月18日,葡萄牙班輪盧西塔尼亞在開普敦以南南緯34°23′22〃/東經 18°29′23〃的貝洛斯岩石上失事,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促使燈塔重新安置。

新燈塔位於南緯34°21′26〃/東經18°29′49〃,直到船隻與南方保持安全距離之前才能從西面看到。新開普敦燈塔的燈光是南非海岸上最強的,其射程爲63英里(101公里;55海里),每次閃光強度爲10兆坎德拉。

終於兌現了2009年大年初一的諾言,和先生一起遊南半球的天涯海角。

朋友黃心花怒放!

朋友徐喜上眉梢!

開普角/南緯34°21 ' 24"/東經18°29 ' 51"。

領隊學寧妹妹的風采。

好望角到了,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超級摩托車隊,無論是車還是騎車的人都是風景。

一塊長條黃色木牌上的英文寫到:好望角/非洲大陸最西南端/南緯34°21 ' 26"/東經18°28 ' 26"。

此刻這裏可沒有這麼安靜,擠滿了想照相的人。

當時洋麪上風平浪靜,不夠刺激,反而有點失望。

在國外網站找了一張刺激的圖,呵呵,這是不是殺人浪?

這裏步行可以到山頂,照片上看到很低,其實不然。

離開好望角不遠,車在大西洋岸邊停了一會兒,大家在一片礁石灘上又開始瘋狂拍照,先生拍了這張大西洋接片(下圖)。

來自國外英文網站的炫圖:

好望角自然保護區佔地7750公頃,海岸線綿延40多公里,有100多處海灘。

這裏空氣清新,滿眼鬱鬱蔥蔥,植物有1100餘種,動物有狒狒、開普斑馬、開普狐狸、羚羊等,鳥類有鴕鳥、太陽鳥、黑鷹、信天翁、鸕鷀等250餘種。

遊玩好望角,我最大的感受是,南非人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令人讚歎,景區沒有任何商業味兒,除了遊客和遊覽車外就是飛鳥和動植物。沿途海岸海帶密密麻麻,導遊講,這都是不能採的,要嚴格保持近海海洋生物的生態平衡,沒有人敢違規。

也許正像他們所說的,好望角還跟五百年前一樣,一切都是原生態,不能有任何不協調的人工雕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