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僅一個月的皇帝,卻擁有三位皇后,個個都不是自己所愛

明朝的皇帝之中,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是最爲冷門,最不爲人熟知的。他僅僅只活了三十九年,二十歲當上太子,也做了十九年的太子,繼位僅僅一個月後就駕崩。很多史學家反覆褒揚他,《明史》甚至不吝溢美之辭地說:

光宗潛德久彰,海內屬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構爭。黨禍益熾,可哀也夫!

必須承認,朱常洛在位時間,任用賢臣,廢除了礦稅,加大了犒賞邊防的力度,增補了因萬曆怠政而留下的官缺,是有一番作爲的。但小珏認爲,如果就此推論,他如不死,就能將腐朽的大明王朝續命,那是不現實的。古人常言齊家治國平天下,朱常洛連自己後宮都無法安定,又怎會是力挽狂瀾的英主?

在位僅一個月的皇帝,卻擁有三位皇后,個個都不是自己所愛

就比如說他有三位皇后,可全部都不是他冊封的,而是由他的兩個兒子明熹宗天啓帝和明思宗崇禎帝追尊的。這本不怪他,然而這三位皇后,本都是賢良淑德的好女人,卻因爲他,個個下場淒涼。

明光宗的元配妻子叫做郭氏,也是作爲太子妃選在他的身邊的。然而,她卻只生下了一個女兒,並在七年之後夭折了。郭氏作爲太子妃,表面上風光無限,實際上卻陪着朱常洛擔驚受怕,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這本應該是一對患難夫妻,但史書上從來沒有記載過朱常洛對於元配的半點好。大概也只能是關係不怎麼好,才讓一向爲尊者溢美的史家也無從下筆。

在位僅一個月的皇帝,卻擁有三位皇后,個個都不是自己所愛

郭氏在女兒夭折之後,悲痛萬分,身心俱疲的她也在三年後去世。當時萬曆對皇太子極爲不滿,不同意讓郭氏以太子妃身份下葬,這引起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以至於郭氏的靈柩停在宮中,兩年多都沒有入土爲安。在這期間,大臣都積極爭取,而身爲太子的朱常洛,連個屁都不敢放,生怕違逆了自己的父親。明明就是太子妃,卻不能以此名義安葬,作何道理?

郭氏還是在明熹宗繼位之後,才被追尊爲孝元皇后的。此外,明熹宗也按照禮法,追尊了自己的母親王氏爲孝和皇后。可是,這個皇后本身的結局,比孝元郭皇后還要慘。

在位僅一個月的皇帝,卻擁有三位皇后,個個都不是自己所愛

王氏是朱常洛的選侍,卻不得寵,朱常洛喜歡的是另一個李選侍,人稱西李。但王氏有一個最有分量的砝碼,那就是搶先生下了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在太子妃無子的情況下,朱由校是長子,將來是要繼承皇位的,可見王氏的前景有多麼美妙。更何況王氏還因爲生育了皇長孫,被萬曆親封爲才人,又高於其她選侍,在太子妃郭氏去世後,她的地位應該是第一的。

不過,西李仗着朱常洛的寵愛,恃寵而驕,經常衝撞王才人。朱常洛對此毫無在意,甚至對王才人避而不見,對西李卻親親我我,這更助長了西李的囂張氣焰。在萬曆四十七年的一次衝突中,西李竟然動手打了王才人,這讓後者身心受傷,當晚就去世了。

在位僅一個月的皇帝,卻擁有三位皇后,個個都不是自己所愛

即便這樣,朱常洛還是沒有對西李任何處罰,並且謊稱王才人是因病去世的。萬曆不明就裏,命令將朱由校委託給西李撫養。這也導致了後來一系列的鬧劇,也讓西李逃脫了懲罰。可憐王才人,雖然在兒子繼位後被追尊爲孝和皇后,但她的莫大冤仇,卻被偏心的丈夫和糊塗的兒子攔下,永遠得不到伸張。

朱常洛的第三位皇后是劉氏,地位更爲低微,命運更爲悲慘。她生下了太子的第五子朱由檢,卻始終得不到丈夫的歡心。在萬曆四十二年的七月二十四日,朱常洛對她大發雷霆,盛怒之下的太子,竟然命令下人將這位育有皇子的媵妾活活杖斃。

在位僅一個月的皇帝,卻擁有三位皇后,個個都不是自己所愛

如此殘暴而不能管控情緒的人,試問又怎麼能讓危機重重的大明王朝實現中興夢想?倒是打死人之後,朱常洛這才冷靜下來,他害怕自己的父親萬曆和鄭貴妃趁機找麻煩,警告宮女太監不準聲張,並以病逝爲由,將劉氏在西山草草安葬,還不準朱由檢去拜祭。後來朱由檢當上皇帝,爲了求母親一張畫像都得不到,好不容易叫人畫了一張,管它像不像,先痛哭一場,涕淚橫流,並追尊其爲孝純皇后。

雖然泰昌帝朱常洛的妻妾衆多,有受寵的,也有不受寵的。但對於並不受寵的妻妾如此狠心,對寵妾又如此偏心,這難道能治理好天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