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盤點19位醫藥企業掌門人的所學專業和職業經歷,我們發現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01

北大系

藥明康德登陸A股之後連續14個漲停板,股價突破百元大關達107.36元,市值1119億元(截止5月25日),直追雲南白藥(1208億元)。

藥明康德創始人李革、趙寧夫婦共同持有藥明康德12.22%的股份,這也意味着夫妻二人的身家隨着藥明康德的股價迅速上漲,目前其資產相應超過120億元。李革、趙寧均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並留美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是名至實歸的學霸夫婦。

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李革)

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趙寧)

李革夫婦集中了藥企創始人出身的兩個重要關鍵詞。第一是北大,在醫藥行業,“北大系”可謂是重要力量,名企創始人輩出。例如,前不久IPO成功過會的甘李藥業創始人甘忠如,也是北大畢業。而通化東寶董事長李一奎更是甘忠如的北大生物系同班同學。

02

化學系

另一個關鍵詞就是化學系,在頭部藥企中,化學系出身的創始人比生物系多,甚至比學藥的還多。同是學霸夫婦的海普瑞創始人李鋰、李坦,爲四川大學化學系的同班同學。

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李鋰、李坦夫婦)

健康元董事長朱保國,畢業於河南師大化學系。

恆瑞醫藥掌門人孫飄揚是南京大學有機化學博士。他的妻子豪森醫藥董事長鍾慧娟,在下海之前是連雲港一名中學化學教師。

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孫飄揚和鍾慧娟)

03

“博士”和“海歸”

英雄不問出處,但成就英雄的路徑卻有跡可循。

海歸陣營,衝擊新藥

醫藥行業創業門檻高,不僅在於啓動資金、從業資源,由於科技含量較高,從業人員的學歷背景也水漲船高,創始人也多爲高學歷,醫藥行業“博士”和“海歸”集中度,位列創業細分賽道佔比前列。

近日,港交所新政實行後,第一家無營收卻滿懷信心上市的企業花落歌禮生物,歌禮生物創始人吳勁梓畢業於南京大學生物系,並在美國獲得亞利桑那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

華領醫藥創始人陳力,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

再鼎醫藥創始人杜瑩的履歷頗具亮點,不僅參與和記黃埔醫藥的創業,還具備紅杉資本的資本市場經驗,而她曾在辛辛那提大學求學,並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

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杜瑩博士)

這些海歸博士創業者儘管創業的理由、時間、地點各不相同,但都擁有相似學術和職業背景,在商業模式的選擇上出奇的相似。

他們對首創新藥的研發頗爲鍾情,不僅在全球範圍內,引進生物製藥企業首創新藥的中國區或全球研發權利,作爲在研產品中的一部分,並進行再開發。而這些產品,多聚焦中國疾病譜中的高發疾病,或全球臨牀需求未滿足的領域。

而他們背後,全球生命科技和醫療健康產業領域的華人精英組織——百華協會,正是數代華人留學生爲中國新藥所做的努力。

2001年,美國加州硅谷聖何塞市的一家啤酒館裏,14個與生物醫藥相關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給即將去東海岸輝瑞公司工作的楊青送行。這個送別的晚上,百華協會就此誕生。

楊青的想法是,如果能在有志於生物醫藥工業發展的華人朋友、同行間建立一個會員制的社區,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就開始互相幫助。

現在,這個組織成員超過500人,其中300多名爲活躍會員。他們幾乎都具備雙語能力,將近八成擁有生命科學領域的博士學位,將近四成擁有美國名校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而百華協會有一半以上成員已經回到中國,活躍在中國醫藥產業或者相關投資領域。藥明康德創始人李革就是百華協會活躍成員,而當初的創始人楊青如今是藥明康德首席商務官。

一位百華協會成員在接受健康界的電話採訪時介紹,百華協會目前在國內也會定期舉辦活動,在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均設有辦公室。“受過國內國外化學或生物等相關教育,並且有過國際頂尖藥企工作經驗的人,相對而言,更希望能夠投身中國新藥研發,成就未來中國的輝瑞、羅氏,我們自然而然會覺得,這是我們的使命。”

04

英雄不問出身,但要有個性

除了化學和生物博士,藥企掌門人的所學專業和早期職業也多種多樣。

復星集團以生物製藥起家,當初“復旦五虎”創始人中有三位出身生物系,而復星的核心卻始終是復旦哲學系畢業的郭廣昌。郭廣昌雖然對生物製藥不甚瞭解,但學哲學的他信任醫藥行業的前景。高技術、高資本、高門檻,這符合他日後一貫的投資眼光。他把所有的市場經驗,用在建立醫藥銷售網絡上。復星靠乙型肝炎診斷試劑賺到了第一個1億元,復星帝國就此起步。

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郭廣昌)

有學哲學的,就有學政治的。信立泰葉澄海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在遭遇官場滑鐵盧之後,42歲的葉澄海下海,創辦了信立泰。

05

“部隊大學”

藥企老闆中,不乏軍人的身影。天士力創始人閆希軍自小就有着“將軍夢”,爲了表達參軍的願望,他甚至將自己的名字改爲“希軍”。年僅16歲的他連續申請參軍,被拒絕後不願放棄,追着軍車跑了五六十公里到了當地接兵的新兵站,部隊領導被他的堅持所感動,破例接受了閆希軍。那之後,閆希軍開始了31年的軍旅生涯。

在擔任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藥械科主任期間,爲了解決藥械科發展所需的資金問題,閆希軍經過反覆考量決定研製將複方丹蔘片進行現代化處理的複方丹蔘滴丸。最終閆希軍找到了投資方,製藥大樓也在1993年底成功建成。一年後,天使力聯合制藥公司(天士力集團的前身)誕生了。

1998年,黨中央和軍委要求部隊停止一切生產經營活動,艱難抉擇之後,閆希軍脫下軍裝,專心經營天士力。

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閆希軍)

畢業於“部隊大學”的藥企創始人不在少數,也許是軍人的堅毅和家國情懷,醫藥行業優秀的軍人企業家頗爲常見。

智飛生物創始人蔣仁生也是軍人出身,退役後就讀於桂林醫學院,第一份工作是防疫站站長,之後打造了疫苗企業智飛生物。

揚子江藥業創始人徐鏡人,於1966年5月自部隊退役後,白手起家,1971年創辦了當時僅是鎮辦的製藥車間的揚子江藥業。經過40多年拼搏,彼時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已發展成爲集科工貿一體化的國家大型醫藥企業集團。

修正藥業創始人修淶貴則是位警察,他少時曾經歷過父母被誤診的經歷,心中埋下了從事醫藥行業的種子。自吉林大學法律系畢業後,修淶貴進入公安局工作。1995年,通化市進行國有企業體制改革,製藥企業打破了國家控制的單一模式,可以承包給個人。修淶貴承包通化醫藥研究所製藥廠,修正藥業揚帆起航。

上述藥企的發展路線和科班出身及海歸博士派明顯不同,基本是從仿製藥、OTC或者現代中藥起步,雖然之後也轉型佈局創新藥,但與技術出身的孫飄揚等則一開始就要做處方藥,並且進行新藥研發的路徑相差較大。

總結:學霸的優勢又多了一項,考進北大等名校的化學系或者生物系,如果自己不成爲藥企老闆,很可能同學中也會有藥企老闆,當然最好的是自己和同學都成爲藥企老闆。

海外學習經歷和頂尖企業的工作背景,可以幫助醫藥企業創始人打開視野和增強實力,人生開掛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杜瑩女士,在有過和黃醫藥和紅杉資本的輝煌履歷之後,充滿自信的給自己的新藥企業取名“再鼎”,即“再度問鼎”之意,事實上,她很快就做到了。

無名校無名企經歷也無妨,生活的有趣之處在於條條大路通羅馬,即使有人出生就在羅馬,最有力量的依然是理想主義和熱忱懇切之心。從政、從軍或者其他任何職業都可以是通往藥企老闆的起點,人生纔是最終極意義的名校。

(本文系健康界原創,轉載需授權。商務諮詢:010—82736610—8877)

這些大學和專業的畢業生最容易當上藥企老闆!

大家最近還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