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倍剛剛到伊朗,日本油輪就遭到了攻擊。上次四艘油輪遭到攻擊後,美國和沙特官員也第一時間指責,伊朗應對這些襲擊負責,但伊朗方面立刻否認了這一指控,指責對方是賊喊捉賊。

安倍訪問伊朗本想“刷存在” 卻得到一個不祥的信號


(一)

事情正變得越來越詭祕,但戰爭陰霾卻越來越濃郁。

安倍估計也萬萬沒想到,自己這次訪問伊朗的最直接後果,卻是一個不祥的信號,一艘日本油輪在波斯灣附近被炸了,國際油價隨即飛漲。但究竟是誰幹的,又成了一個羅生門。

按照媒體的報道:

1,這艘被炸的日本油輪,名叫“國華勇氣”號(Kokuka Courageous,掛巴拿馬旗),載重1.9萬噸,當時正前往新加坡。

2,該艘貨輪遭到多枚炸彈襲擊,據船上工作人員介紹,第一發命中船體左後部,發動機艙隨即着。大約三小時後,第2發命中船體左舷中部,船長不得不下令,所有船員乘救生艇撤離。

3,當天還遭到攻擊的,還有一艘前往我國臺灣地區的“前線牽牛星”號(Front Altair,掛馬紹爾羣島旗),這是一艘10多噸的巨輪。現場畫面顯示,蔚藍的大海上,被攻擊的油輪濃煙滾滾。

4,伊朗救援機構隨後救出了2艘油輪上的44名船員,將他們安全帶到了伊朗賈斯克。同時,駐紮在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表示,他們在接到“據報襲擊”的求救信號後,也爲油輪提供了協助。

安倍訪問伊朗本想“刷存在” 卻得到一個不祥的信號

這顯然是在特殊時期特殊地點發生的一起非常特殊說的事件。

所謂特殊時期:

1,美國和伊朗處於正戰爭邊緣,這次攻擊顯然加劇了局勢緊張;

2,安倍正在伊朗發生訪問,兩艘油輪中還有一艘是日本油輪,應該也不是偶然。

所謂特殊地點:

1,要看到,阿曼灣就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入口處,霍爾木茲海峽控制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貿易。

2,上個月,已經有四艘油輪在附近遭到了襲擊。

安倍訪問伊朗本想“刷存在” 卻得到一個不祥的信號

所謂特殊事件:

1,這顯然不是簡單的攻擊,肯定是在火上澆油。事實上,攻擊發生後,國際油價立刻暴漲了4%。

2,尤其要注意到,上次是夜裏攻擊,這次是在白天發動攻擊,更顯示了攻擊者的實力。

安倍訪問伊朗本想“刷存在” 卻得到一個不祥的信號


(二)

最關鍵的,誰幹的?

尤其是安倍還在伊朗訪問,就對日本油輪下手了!

美國和沙特立刻下了結論:伊朗乾的。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推特上宣稱:情報顯示,伊朗要爲這次攻擊事件負責,只有伊朗有能力發動這樣的攻擊。

當然,美國情報的真實性如何,也只有蓬佩奧知道。

伊朗斷然否認。上次四艘油輪遭到攻擊後,美國和沙特官員也第一時間指責,伊朗應對這些襲擊負責,但伊朗方面立刻否認了這一指控,指責對方是賊喊捉賊。

這顯然成了羅生門,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 不排除賊喊捉賊,這樣可以抹黑伊朗,對伊朗下狠手。

  • 也不排除伊朗或同情伊朗者動手,警告美國發動襲擊的嚴重後果。

  • 也不排除另有好事者,就是希望將水越攪越渾,然後坐收漁利。

但這樣的襲擊,更凸顯了局勢的緊張,多少也讓安倍感到尷尬。不來還好,來了談也沒談出什麼成果,反而搭進了一艘萬噸油輪。

幾點粗淺判斷吧:

第一,顯然,這是向國際社會發出強烈信號。既然能在安曼灣發動襲擊,而且是白天發動攻擊,那麼,所有進出霍爾木茲海峽的油輪,都可能遭到攻擊。這其實就跟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沒有多大區別了。所以襲擊發生後,國際油價瞬間暴漲了4%。

第二,對日本來說,更是某種下馬威。安倍剛剛到伊朗,日本油輪就遭到了攻擊。可能就是巧合,但也可能的,襲擊者就是給安倍一個下馬威。可能是在警告安倍別來插手,或者也是警告安倍,局勢緊張,日本你也不能倖免。

第三,更大規模危機正在到來。安倍興沖沖訪問伊朗,最後幾乎是空手而歸,還搭進了一艘油輪。伊朗態度強硬,不接受美國的侮辱性條件,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更明確表態:不會和特朗普會談,因爲他根本不值得信任。這次油輪遭到攻擊,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隨着局勢的加劇,更多油輪將成爲目標,一場血雨腥風正在到來,祈禱和平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