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經濟無懼短期波動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王恩博)在一季度實現超預期開局後,中國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波動。官方14日公佈5月份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除消費增長較快以外,一些其他經濟指標持續回落。這一情況,會否撼動中國經濟平穩發展態勢?

“從總的情況來看,無論是經濟增長和就業,還是物價和國際收支,中國經濟前5個月的表現總體是平穩的。”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出,觀察經濟運行時,經濟指標月度波動是比較正常的,看問題通常要綜合分析、把握大勢。

如其所言,從更長時間刻度看,今年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健。前5個月,中國工業增加值增長6.0%,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7.3%,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僅有2.2%。與此同時,貿易順差繼續改善,吸引外資流入有所增加,國際收支總體平穩。

事實上,即便將目光聚焦到5月份各項指標,仔細分析後亦可發現不少積極因素。

首先,服務業持續增長。近兩年中國服務業發展一直快於工業,對就業的拉動作用亦大於後者。5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0%,今年來持續保持在7%以上的高位。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增速更明顯快於一般性服務業。

其次,需求不斷擴大。這從市場銷售增速加快中可見一斑。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6%,比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當月份社零總額增速爲6.4%,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

再次,民生指標穩定。5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的穩定水平,1-5月城鎮新增就業達到59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54%。5月份,CPI同比溫和上漲2.7%,其中核心CPI上漲1.6%,市場供求保持總體平衡。

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並未讓中國經濟運行脫離合理區間。沿着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的航向,中國經濟巨輪亦有足夠底氣應對一時波濤浪花。

坐擁巨大市場,中國經濟已不再由外需導向。2018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08.6%。今年首季,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1%。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指出,隨着互聯網、城鎮化步伐加快,居民收入水平和老齡化水平提高,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型消費和可選消費等,有望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和積極變量。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使中國與世界在交融互進中共贏。今年前5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引進外資數量同比增長6.8%。

付凌暉表示,中國是自由貿易的堅定維護者,也是多邊主義的堅定維護者。“我們積極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我們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這些年建設發展紅利在逐步顯現。”

產業升級潛力綻放,則爲中國經濟孕育新動能。隨着結構調整、技術研發投入加大,目前中國工業正不斷邁向中高端,高技術製造業快速增長。

付凌暉特別提及近期正式實施商用的5G技術。他表示,5G商用不僅有利於製造業提升,也有利於提高服務業發展效率。5G快速、低時延的特性,爲現代智能製造、萬物互聯等發展創造了很好基礎,未來還將爲中國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