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地位於高海拔區域,今年雨水較多、氣溫回升延遲且晝夜溫差大,馬鈴薯出苗及幼苗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專家建議通過前期覆膜、合理施肥等農業措施達到促根、壯苗的目標,並對30餘名貧困戶和當地農技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在壤塘縣科學技術和農牧局的組織下,專家們深入伊根門多村紫馬鈴薯集中種植區“問診把脈”,針對整理施肥情況及紫馬鈴薯播種情況與相關人員進行交流,調研了伊根門多村基地紫馬鈴薯種植情況。

6月10日至12日,園藝學院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系賀忠羣教授、周小婷博士一行4人赴科技廳定點扶貧的阿壩州壤塘縣開展高原紫馬鈴薯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培訓會,指導當地紫馬鈴薯種植戶和技術人員科學掌握馬鈴薯前期栽培管理技術。

在壤塘縣科學技術和農牧局的組織下,專家們深入伊根門多村紫馬鈴薯集中種植區“問診把脈”,針對整理施肥情況及紫馬鈴薯播種情況與相關人員進行交流,調研了伊根門多村基地紫馬鈴薯種植情況。基地位於高海拔區域,今年雨水較多、氣溫回升延遲且晝夜溫差大,馬鈴薯出苗及幼苗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專家建議通過前期覆膜、合理施肥等農業措施達到促根、壯苗的目標,並對30餘名貧困戶和當地農技人員進行現場培訓。賀忠羣教授依照GAP(良好農業規範)標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分別從種薯處理標準、馬鈴薯幼苗期和塊莖膨大期的配肥、供肥和施肥等方面作了詳細講解,反覆強調後期施肥管理標準、綠色防控的注意事項。

據悉,壤塘縣近年來通過因地制宜發展高山蔬菜種植產業助力貧困羣衆脫貧致富。伊根門多村通過土地流轉203畝,鼓勵經營主體吸納貧困人員在基地務工,提高貧困戶產業技能,實現發展高山蔬菜,增加家庭收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