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部門印發《意見》提出科學有序推進通用機場規劃建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民用航空局近日印發《關於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科學有序推進通用機場規劃建設,促進通用航空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通用航空“熱起來、飛起來”。

  通用航空業是以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爲核心,涵蓋通用航空器研發製造、市場運營、綜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務等全產業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

  “2016年的《指導意見》印發後,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加快促進通用航空發展的共識,部分領域已經‘熱起來’,部分地區形成了比較好的模式,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一定的帶動作用。”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運輸所通用航空室主任張兵表示,通用機場作爲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是通用航空業的發展基礎、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近年來,我國通用機場建設速度加快,但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盲目性,如有的地區對通用機場的功能定位、佈局原則等認識不夠清晰,有的地區發展模式和路徑雷同等。

  張兵認爲,推動通用航空“熱起來、飛起來”,核心是構築有利於發展的制度環境,降低用戶使用成本,發揮好地方政府產業發展主體作用,促進科學有序健康發展。

  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科學編制通用機場佈局規劃是前提。《意見》明確,通用機場佈局規劃應堅持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合理確定通用機場功能定位,突出發展重點,注重與地方優勢資源創新融合,發揮通用機場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打造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通用航空網絡。

  《意見》提出,強化通用航空與旅遊、體育等新消費融合,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國家級旅遊度假區、4A級及以上景區、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等佈局通用機場,發展以大衆消費爲核心的通用航空旅遊和航空體育產品。

  張兵表示,我國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人們對通用航空多樣化需求日益增強。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態勢向好,航空旅遊、航空運動、航空醫療救援等發展加速,私人娛樂市場需求潛力大,無人機等驅動產業生態變革,是世界無人機發展引領者,但整體來看,我國通用航空業還處於初級階段,對經濟社會的帶動作用還不是特別顯著。未來,隨着產業鏈的相對完善,在規模逐漸壯大、結構不斷優化的過程中,通用航空業將實現突破性的發展。

  《意見》強調,要遵循通用航空發展規律,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和通用機場功能定位,加強與全國民用運輸機場佈局規劃銜接,按照安全、經濟、實用、綠色的原則,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分類分級規劃佈局通用機場,切忌簡單套用運輸機場建設標準和運營模式,避免過度超前,防止盲目發展、重複建設。

  “通用機場建設過程中,應該以需求爲導向,避免盲目性,要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符合產業發展的目標。”張兵說,《意見》充分體現出融合發展的觀念,突出了通用與運輸融合、軍民融合、通用航空與其他產業融合,構建了通用機場升級爲運輸機場之間的發展通道,有利於推動建設國家綜合機場體系,延伸了通用機場的生命週期。

  創新投融資模式,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通用機場,是《意見》的一大亮點。《意見》指出,鼓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對通用機場建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拓寬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地方通過設立發展基金等方式,爲通用機場建設提供建設資金和貼息補助。鼓勵地方政府採取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張兵表示,通用航空業業態多元、產業疊加、輻射廣泛,具有很強的社會性,《意見》進一步突出政府引導、社會主導,將“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從原則性政策落實到了通用機場投資和建設的相關方面,將更好地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