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施耐德電氣助力北京打造綠色智能樓宇標杆城市

在剛剛結束的第13屆北京市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中,17位來自全球知名企業家爲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施耐德電氣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先生圍繞議題“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建議通過數字化手段,發揮物聯網(IoT)和雲技術在建築領域的應用,提高樓宇智能化水平,以優化全生命週期的管理效率,將北京打造成爲綠色智能建築的標杆城市。

施耐德電氣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出席第13屆北京市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人口膨脹和樓宇數量的持續增長,人們對能源的需求也隨之急劇增加,這對城市的高效、宜居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據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將增長66%達到63億人,這意味着全球70%的人口將居住在僅佔全球2%面積的城市中。城市由大量的樓宇組成,過去十年間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預計到2025年,全球樓宇的總體數量將增加13%。在整個城市中,樓宇是能耗大戶,來自國際能源署的統計顯示,樓宇耗電量佔全球總耗電量的50%。到2040年,樓宇佔全球總耗電量的比例將飆升至80%。同時,樓宇也是節能潛力最大的領域,通過在全球範圍內實施建築節能,到2050年可以減少58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3%的溫室氣體排放。除了能耗問題,城市的建築物中仍然存在很多安全問題。樓宇建築的能耗和整體管理水平直接決定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指數。

北京是中國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城市,正通過積極制定政策、實施各項措施推進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建設,並且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北京計劃在2020年實現新建城鎮居民建築單位面積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25%,但是隨着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第三產業比重提升、民用建築總量的持續性增長以及人們對城市宜居性要求的進一步提升,北京亟待提升建築能耗效率,同時提高安全性,以實現城市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憑藉在全球服務超過100萬座樓宇,在新樓建設、舊樓改造等各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施耐德電氣建議北京以數字化新技術和開放式創新把北京建設成爲綠色、智能樓宇標杆城市。

利用數字新技術,建立更加完善的樓宇管理系統

“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對於重點大型公建的用電監測已經建立。在施耐德電氣看來,接下來的建設方向是採用數字化手段——利用移動技術、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實時信息收集、分享和分析,設定更爲精確的節能目標,制定相應的節能方案,對重點大型建築實現一體化和精細化管理。

舉例來說,施耐德電氣爲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提供了智能樓宇管理系統和能源管理系統,實現了能源監測和優化,確保了高效、互聯的運營,助力其節能百分之二十。書院大樓獲得了中國綠色建築二星級認證、美國LEED黃金認證,同時獲得了由美國《建築文摘》評出的2017年度全球最佳TOP9校園新建築。

強化數字生態系統,鼓勵企業拓展合作與開放式創新

在推動數字化的過程中,需要不同類型的企業間開展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形成高效的協同創新生態系統。一方面促進跨國企業與中國企業之間的合作。比如今年3月,施耐德電氣與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合資企業,聚焦新建樓宇的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現有樓宇的智能升級改造、城市建築的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在實現綠色智能與節能環保方面發揮重要引領示範作用。

其次,鑑於數字化時代的創新速度及其所帶來的巨大沖擊,應鼓勵大企業與剛剛起步的創新型初創公司合作。數字化能夠加強智能項目或設備生命週期各參與方間的交互。施耐德電氣正通過基於物聯網的EcoStruxure平臺,實現數字互聯,以構建開放式的生態系統,利用與各大技術供應商間的合作,確保平臺的開放性和可擴展性。

針對既有建築執行強制性安全審計並出臺相應標準

針對現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是建設綠色城市的重要內容。“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城市節能改造要與棚戶區改造、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等工作充分結合,建立推動既有建築綠色改造的長效機制,力爭從存量上實現既有建築的“綠色化”。截止2017年年底,在北京市3.5億平米公建建築中,48%建成於北京建築節能新標準執行之前。調查顯示,在中國,電氣火災佔樓宇火災總數的27%到32%,規模龐大的老舊樓宇更是火災的高發地。

北京市可考慮對老舊樓宇制定並執行強制性安全審計和評估,標準可涉及水、電、熱、氣等,以實現對規模巨大的老舊樓宇升級改造,這一舉措將有效降低樓宇電力事故率。在廣大的老舊居民樓中推廣安全用電、合理用能等宣傳,也能讓各方意識到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將有力推動這一評估計劃的實施。

最後,趙國華表示:“很高興我們可以分享在全球建築節能領域積累的經驗,作爲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變革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希望攜手北京市政府共同打造綠色智能建築的標杆項目,爲北京綠色智能建築的規模化發展創造示範效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