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SIR

六十岁的李宗盛发了新歌,这次他没有写爱人、没有写孩子,写了一位已经离自己远去的人——他的父亲。

这首歌叫《新写的旧歌》,一共6分18秒,超出了一般流行歌曲的长度,看起来对于人生有深刻洞察力的李宗盛心中也有不敢言说的隐秘情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到了耳顺之年才敢寄出,可惜他的父亲再也读不到儿子的和解信了。

“爸,我想你了。”

过了这么多年,李宗盛大哥终于说出了这句话。这似乎在与父亲和解,其实也是在同自己和解。

李宗盛的父亲像许多中国家庭中的父亲一般,如歌里唱到的那样:“比起母亲的总是忧心忡忡,他更像是个若无其事的 旁观者,刻意拘谨的旁观者”。

拘谨、沉闷、严肃,不善于表达,比起母亲的嘘寒问暖,父亲的喜怒哀乐都不形于色,其实内心都在默默关心自己的孩子。

心思细腻的李宗盛怎么能感受不到父亲的拘谨呢?

只是有些事是不好点破的,刻意保持距离让你也不愿意亲近,也就筑起了一道打不破的隔墙。坐下来静静谈谈心,或许对于不善于将情感进行表达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李宗盛才说:“等到好像终于活明白了,已来不及。他不等你,已来不及;他等过你,已来不及。”

反复说着“来不及”,唱出了心中惆怅的情绪。

“然后我也一下子活到容易落泪的岁了,当徒劳人事纠葛,兑现成风霜褶皱,爸,我想你了。”

记得前两天在微博看到这么一个故事:“爸爸下班回来在沙发睡着了,听见他讲梦话说:妈,我晚上想吃炒饼。我奶奶2000年过世,已经18年了。“

泪一下就涌出来了。想象一下,年过半百的人像孩子一样,在歌唱自己想爸爸,在梦里对妈妈说自己想吃炒饼,坚强成熟的大人也有这样脆弱的一面,只会在展现的孩子气。

有人说:“李宗盛的歌,不同的年龄能听出不同的感受。最怕人生某一日,忽然听懂了李宗盛,听不懂是庆幸,听懂了才是人生。”

《寂寞难耐》写于李宗盛三十岁的节点,而立之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寂寞难耐,唱出了心中的苦闷情绪,被称为“李氏情歌”的代表之作。

而《山丘》则有了中年男人“闻道”的意味。“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能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

“遗憾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已经老了,尽力仍不明白,身边的年轻人给自己随便找个理由,向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的还手,直至死方休。”

许多人不明白,到了李宗盛这样地位的人还有什么越不去的坎吗?得不到的爱情有许多遗憾,只是因为诱惑太多了吧。

其实,这种尴尬的境遇,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的体验就是如此,虽然看了那么多的道理,读了那么多故事,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还会发现选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萨特说“他人即是地狱”正是在于此,人生在世,无法完全抽离于爱恨情仇之外,人们都是在这样短暂的一生中努力地挣扎着。

我们发现连李宗盛这样地位的人还在为了情感所苦恼,还为了不敢说爱而无法释怀,我们就不需要再觉得自己有什么矫情的人。

痛快去爱,痛快去经历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版权声明:如果文内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欢迎朋友在尾部留言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