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王國充滿了神祕,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看螞蟻上樹的時候,螞蟻們忙忙碌碌的畫面發人深思,令人浮想聯翩。螞蟻社會里到底是什麼樣子?鏈科技小編今天發現一條很有意思的新聞。這是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動物行爲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克隆繁殖的螞蟻發現,從6個螞蟻開始,隨着羣體規模的擴大,螞蟻會發展形成一種有益的分工模式。

社會分工,我們最熟悉不過,我們每個人不管職位高低,不管從事何種職業,都處在社會分工的其中一個崗位上,然後學有專長,逐漸成爲一個領域的能手。分工是各種社會勞動力的劃分與獨立化,爲羣居動物所特有。在社會性昆蟲羣體中,甚至可以發現更加精細的分工——根據具體的生理差異劃分,比如具有生殖能力的蟻后和雄蟻以及不具有生殖能力的工蟻。但是,這些昆蟲獨居的祖先最初是如何演化形成這種分工的,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研究螞蟻的科學家與一般人看螞蟻上樹到底不同。一般人是消遣,即便有所發現,也多是類比人類的哲學感悟,而科學家卻是從動物生理層面展開研究。此次,美國研究人員研究了100個克隆繁殖的畢氏粗角蟻(Ooceraea biroi)羣體。畢氏粗角蟻羣體沒有蟻后,由所有工蟻負責繁殖。在育雛期,這些螞蟻是機動的,一些工蟻負責覓食,另一些則負責育雛。研究團隊使用顏料標記螞蟻,並通過數字攝像機跟蹤它們在育雛期間的活動。結果發現,只要羣體包含了6個螞蟻,就會出現分工。隨着羣體規模的擴大,工蟻的活動更加細化。

鏈科技成果庫項目:一種長效防治白螞蟻的自動噴漆及其製備方法。本方法包括A組分和B組分,其中:A組分由改性丙烯酸樹脂、二元殺生劑乳油,碳酸二甲酯份,200#溶劑油,醋酸丁酯,滑石粉,色漿,分散劑組成;B組分爲二甲醚。本發明的長效防治白螞蟻自動噴漆採用不含苯的成膜物、稀釋劑、拋射劑和高效低毒殺生劑爲原材料配製而成,實現預防白螞蟻的施用技術簡便化,對人畜安全,對環境友好,屬於有效的白螞蟻綠色防治產品。

鏈科技ChainTech——國內領先的專家實時諮詢平臺,聚焦高校科研成果,定位企業需求,專注於科技成果轉化、高素質人才培養、一體化企業服務,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科技革命新業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