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美家庭|7年守護,創造生命奇蹟

6月3日,李豔華照顧兒媳張娟喫飯。

編者按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抓好家庭文明建設,千千萬萬個家庭纔會成爲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爲人們夢想啓航的地方。全國婦聯從2014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創新推出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多年來,全國湧現出許多最美家庭。2019年,我省25個家庭上榜全國最美家庭。本報從今天開始推出《全國最美家庭》欄目,將最美家庭的故事傳到千家萬戶。

在銅川市耀州區永安路街道辦解放社區,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人推着一個30歲左右、坐在輪椅上的年輕人在小區裏散步。看她們親暱的樣子,人們會以爲這是一對母女,其實她們是一對婆媳。

人常說,婆媳之間最難相處。但銅川市耀州高速客運站退休職工李豔華和兒媳張娟之間的故事,卻詮釋了人間大愛。李豔華對患病兒媳不離不棄,用7年的守護創造了生命奇蹟。

5月15日,李豔華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左鄰右舍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對李豔華豎起大拇指,誇她是最善良的好婆婆。

這是一個風雨同舟的家庭。

今年63歲的李豔華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的丈夫是耀州高速客運站站長,2012年退休,兒子和兒媳都是公職人員,小孫子聰明可愛,一家人和和美美,令很多人羨慕。

2012年的一場車禍,徹底改變了李豔華家原本平靜的生活。漂亮賢惠的兒媳因車禍成了植物人,丈夫舊病惡化,撒手而去。原本幸福的五口之家走了一個、倒下一個。看着日漸消瘦的兒子和4歲的小孫子,李豔華毅然擦乾了眼淚,堅強地支撐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車禍發生後,李豔華和兒子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晝夜不離守護着張娟。李豔華說:“我一直把娟子當親閨女一樣看待,我一定要讓娟子站起來!”

在第一次手術後的幾個月裏,張娟一直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喫飯只能藉助鼻食管進流食。每天早上,人們總能看見李豔華一手抱着孫子,一手提着飯盒步履匆匆。

每天晚上,張娟都會發高燒,李豔華始終堅守在她的身旁,爲她擦身、冷敷,直至其體溫降至正常。李豔華每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實在累得不行,就趴在病牀邊小憩一會兒。

在醫院護理張娟的幾個月裏,李豔華一直把幼小的孫子帶在身邊。孫子也很懂事,常常哭着叫媽媽醒來,給媽媽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聽着孩子邊哭邊唱,李豔華摟着孫子淚如雨下,她更加堅定了信心,要讓張娟醒來。

看到李豔華忙碌的身影、憔悴的面容,醫護人員感慨萬千:張娟雖然是一個不幸的人,但卻有幸遇到一個這麼好的婆婆。

醫護人員的科學治療、李豔華和兒子精心的護理照料,終於喚醒了張娟的意識。4個月後,被判定爲植物人的張娟終於睜開了眼睛,李豔華疲憊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這是欣慰,也是希望,李豔華的信心更加堅定了。7年來,李豔華每天都要給張娟做一個小時的肌肉按摩,陪張娟做半個小時的肢體活動訓練、一個小時的站立訓練……每天等張娟睡熟了,李豔華才休息。身高168釐米、體重70多公斤的張娟想要坐起、上下牀、上下輪椅,都是由李豔華一個人抱着完成,對於60多歲、體重不足50公斤的李豔華來說,做這些動作太艱難了,一天下來,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憑着愛的支撐和堅定的信念,李豔華堅持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6月3日,喫過早飯,趁着天氣不熱,李豔華推着坐在輪椅上的張娟在小區裏轉了幾圈。回到家後,李豔華一邊跟張娟說話,一邊打開電視,播放張娟愛看的節目。雖然張娟還不能講話,但李豔華一直堅持和她交流,鼓勵她勇敢發聲。

說起這些經歷,李豔華顯得很淡然:“現在,兒子工作小有成就,孫子很聽話、學習好,娟子恢復得還可以,我已經感到很幸福了。如今,我離不開娟子,娟子更離不開我,我要把娟子照顧好,給孫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我們的家庭和睦、美滿、幸福!”

大愛無言,發乎於心,踐之於行。李豔華用中國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全身心地愛她的家庭、愛她的家人,用堅韌不拔的精神激勵全家共渡難關,這纔是人間大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