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孩子經常問我們一些好奇的問題時,我們如果逃避和敷衍孩子也會逐漸對世界不再關注變得冷漠不敢嘗試。一滴水的問題原來能帶來這麼大的影響,這麼多不同的結局,那麼當你的孩子再一次問你草上的露水爲什麼會有倒影時你知道你該怎麼做了嗎。

時間在變,一個孩子長成大人的過程。他的心裏產生過多少想法和疑問,他得到了多少回答和清醒的認知,每個人本可以有一萬條路,但我們最終只能選擇一條。一個孩子本可以有上千種美好可能,但由於我們對點點滴滴並不關心,或敷衍或開玩笑的回答,他走上了其他道路,也許錯過了更好的人生。

好奇心,是一個有時效性的東西。真正對世界美好的探索和純真的幻想,只存在於那些青澀的歲月裏。當這些歲月毫無痕跡的劃過時,一轉眼孩子已經長成了大人,生活讓她無暇顧忌太多,人總會長大的,但長大不值得驕傲,最值得提出問題的小時候才最值得珍惜。

你是否有被孩子無聊又可笑的問題搞煩過?你是怎麼回答他的,又是以什麼樣的態度給予他反饋,他從你的回答中學會了什麼?

仔細想想孩子過往的那些問題,我們好好回答了幾條,這些答案能得多少分,回答的質量有時能定義我們是否是一個合格的父母。

當我還是個男孩的時候,我問母親離我家不遠的那排老房子裏住的那些老人是不是都很可怕,因爲你看他們衣衫不整,有的大夏天還穿着棉襖,有的口水流到衣服上了都不自知,有的渾身上下都是泥土,小腿上沾了不知道多少泥。

他們兒女很少來看望,有的偶爾來看一下也是對老人態度惡劣,甚至辱罵。

我記得母親告訴我說他們是獨自生活的老人,他們都是沒有人管的可憐人。我問他們爲什麼會這麼可憐,母親說,因爲他們的兒子都不孝順,而你如果不孝順,我將來也會變成和他們一樣。

這在我當時還懵懂的心裏留下了不少震撼,母親半開玩笑的方式,本意是爲了教育我。但卻讓我覺得我好像有罪,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在想我的母親將來如果變成那樣我會怎麼辦,我將來不孝順怎麼辦,可笑的是這些胡思亂想困擾了我很久,我後來又多次問母親怎麼樣才能讓你不變成那樣子。

母親和逗樂子一樣故意嚇唬我,我將來肯定就會變成那樣,都是因爲你。

這把我嚇得夠嗆,從此看見母親都充滿愧疚感,母親讓我做什麼我都言聽計從,儘管我並沒有做錯什麼。

雖然是很小的一件事,但還是讓我曾經揹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覺得自己是個做了很多錯事的人,多年後我給母親說起,她說她早都忘了。但是如果我以後有了孩子,我肯定不會像母親嚇唬我一樣嚇唬他,當他目睹了可怕的事情時我會安撫他,不會直接告訴他真相,讓他心裏的純潔無知多停留一會兒,用更婉轉的方法告訴他。

我從那時起就不太敢問母親各種稀奇古怪的事了,也不願意再去對一些事有好奇心,因爲我怕得到的回答讓我有壓力。

那麼當你的孩子問你一些幼稚或者嚴肅的問題時,我們應該怎麼做纔好呢?孩子幼稚的提問並不是無足輕重的,敷衍或者厭惡的回答都會對一個孩子產生長遠的影響。

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上一滴馬上低落的水滴時,他會好奇的問你爲什麼水滴裏可以照射周圍的環境,爲什麼影子裏的東西會被拉長?在這個時候你能做到給孩子耐心講述光的折射,還是告訴他這根本不重要,草上凝聚的水珠不會讓你的生活更好或者更壞,你只需要低頭幹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就好了。

誠然,草葉上凝聚的水滴對一個忙家庭忙事業的成年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對一個孩子來說那滴露水裏凝集的也許是這個世界的奧祕,他想知道,他好奇,他感受到了自己的無知,想從那滴水裏面知道所有的祕密。

你如果能解釋其中的原理的話一定要耐心的給他解釋,如果你解釋不了千萬不要厭惡地敷衍他,或者告訴他這不重要。

也許從此他就不會再注意到水珠了,也從此將遠離一個單純卻充滿奇妙的世界,而是將注意力放到大人讓他注意的地方上,開始像一個庸俗的成年人一樣思考。

我們作爲成年人的所有問題和價值觀,一定就比一個孩子更好嗎?

如果你解答不了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你就把問題記錄下來,去問人,去網上,書籍裏找答案。當你知曉了答案的時候你一定也會豁然開朗,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色彩闖入你的生活。

你過往被按部就班生活矇蔽的大腦也許就會注入活力,你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說不定也能迎刃而解。

我們時常說要有童心,因爲人有童心纔會快樂,哪怕你是個成年人。那怎麼有童心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和你的孩子成爲朋友,想他所想,與他共同探索。

一方面能增加了孩子的知識,激發了他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讓他找到自己的愛好和價值,更能增進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支持和溫暖,也會讓你能以更加良好的狀態和舒適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不是每天心情沉重的去上班。

一滴水的問題原來能帶來這麼大的影響,這麼多不同的結局,那麼當你的孩子再一次問你草上的露水爲什麼會有倒影時你知道你該怎麼做了嗎?

在某個知名的辯論節目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命題。"一顆來歷不明的外星生物蛋降臨在了地球上,我們應該將他孵化出來還是立即毀滅"

毀滅的話可以讓一切問題簡單化,我們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一切都可以沒發生過。但裏面有沒有更高級的生物文明,會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對我們來說根本不重要。

孵化的化對人類的科研會有價值,有可能會引發新的技術革命,但是萬一引來了外星生物入侵地球結果將是毀滅性的。

一個辯論手說出了這樣的觀點:外星一個蛋,真正在問的是什麼?呵護還是毀滅?真正要說的是什麼?真正在說的是,好奇心和安全感。

好奇心就像一場冒險,我們每次走出家門其實就是一次冒險。認識新朋友,換新工作,開車出門,結識新女友,這些都是嘗試,都會讓我們產生好奇。

你不能因爲被愛情傷過從此就不再戀愛,不再結婚生子。

不能爲了所謂的安全感把自己的頭縮起來不看世界就認爲世界也看不到你。這是不對的。

當孩子經常問我們一些好奇的問題時,我們如果逃避和敷衍孩子也會逐漸對世界不再關注變得冷漠不敢嘗試。

我們都知道人是不害怕失敗的,世界的進步本就是建立在不斷失敗的基礎上,從失敗中攝取經驗,找到真理,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所有的孩子就是世界的未來。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做到不被敷衍,所有好奇心都得到滿足,那麼世界的進步將會是日新月異的,會多出很多的科學家,詩人,藝術家,昆蟲學家,哲學家。

孩子的好奇心其實可以當作是外星生物的蛋,這顆蛋你儘管去孵化他,讓他知曉,讓他創造,失敗的時候僅僅只是讓他碰碰釘子,而不是毀滅世界。

破壞蛋一切都不會發生,而打開蛋也許就是打開全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