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幾乎是每個城市的標誌性地點。然而,現如今許多三四線城市的步行街早已不見往日的繁華,淪爲擺設。上個月,記者便到了市中心的步行街進行了一次探訪。當天雖是週六,但逛街的人卻是屈指可數。

據記者回憶,12年前步行街還是市裏最熱鬧的商圈,80%的人想要逛街買衣服步行街一定是首選,尤其是春節前的2個月,這裏常常是人滿爲患,沿街的店鋪衣服根本不愁賣,隨之也帶動租金水漲船高!

步行街之所以能吸引消費者主要得利於2大原因:一是集聚效應,足夠的商鋪匯聚在一處,消費者想要更多的選擇,就必定會來到這裏;二是消費渠道的單一,當時電商雖然開始起步,但鮮有人知,電腦還是“舶來品”,人人拿的還是鍵盤機,門店消費可以說是大衆唯一的購物方式。

如今,大環境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綜合性百貨大廈拔地而起,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90%,加上科技推動下電商的極速發展,都帶給了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便捷化的購物體驗。如此情況下,實體店自然而然被分流,而步行街這種老舊的零售業態也不再符合現在年輕人的胃口。

記者在步行街隨機採訪了一位商戶。商戶劉先生表示,自己在步行街已經開了15年的鞋店,家就住在步行街後面,見證了這裏從繁華到如今門庭冷落的整個過程。2010年之前,雖然受電商影響,但幾乎可以忽略;到了2010年之後,劉先生察覺到步行街的客流遞減,每日對賬的時候更能明顯感覺到生意一日不如一日。爲了把爲數不多的顧客留在自己店裏,許多商戶的折扣更是打破了天,導致惡性競爭的出現,人人自顧不暇。

面對門店冷淡的生意,開淘寶店成爲了步行街商戶的“自救”手段。商戶劉先生向記者透露,以前這裏95%的商戶都開了淘寶店,但真正做得好的賣家不超過10家。後來微信出現了,大家都扎堆做起了微商。以劉先生自己來說,以前在淘寶上競價開車,每天能有個20幾單,但從16年之後感覺成本太高,劉先生也把重心放在做微商,把以前的淘寶熟客都引到微信上,現在老劉的微信號加人額度已經滿了,不得不多買了個手機來接待線上來的顧客。

不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卻讓劉先生在經營上有了新的思路。當時,有位朋友分享了一個購物鏈接在朋友圈,劉先生點擊後發現是一個手錶,顏色樣式劉先生都很喜歡,價格2800劉先生也能接受,又是好朋友分享的鏈接自然錯不了,於是劉先生向客服諮詢後就下了單。

奇怪的是,3天后分享手錶鏈接的那位朋友主動微信了劉先生,問他最近是不是買了個手錶,劉先生十分驚訝,朋友從哪裏聽到的消息?難不成自己的快遞信息被泄露了?

朋友告訴劉先生,他的信息並沒有泄露,只是因爲劉先生購買了自己分享的“分傭商品”,只要劉先生在該商城購買了該款產品,確認收貨後分享的人即可得到了84元,也就是訂單3%的佣金。朋友告知劉先生,現在只要他也轉發,別人通過他的鏈接購買,劉先生也能獲得佣金。

劉先生對佣金的事感興趣,但對該商城的這種經營模式更感興趣。如果通過消費者的分享流量能主動找上門,那這種推廣模式會比利用微信在一個侷限的渠道進行宣傳更有效,而且佣金比例可以自主設置,成本也能控制在承受範圍。

經過了解,劉先生髮現其採用的正是Micronet微網的分傭微信商城,利用微商城的經營模式,等於是在微信裏開了個網店,消費者本身就是“淘寶客”,我們也稱爲“微推客”,消費者在商城註冊消費即可成爲“微推客”, 消費者本身即是買家也是賣家,通過推廣商品賺取佣金,帶來持續不斷的自然流量,並且相較於傳統的微商模式需要人工參與整個過程,商城模式讓消費者實現了自助購物,解放了整個購物流程。

眼下,面對銷售額每況愈下的門店,商戶劉先生在微網營銷顧問的指導下,也已經建立起與門店經營需求符合的“新零售+分傭”微商城系統,以後消費者推廣引流量將成爲劉先生門店,更可以發揮門店優勢,打造“商城下單,門店體驗”、“門店關注、線上下單”等消費體驗,爲門店也帶去流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