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介紹

豐州燕山黃氏家廟,距開基祖忠勇公入閩,已有718年,爲南安名祠之一。廟宇位於南安古城內(豐州)頂街,現以燕山爲該地名。廟坐西向東,三進十間張結構,保持明代建築風格,面積847.5平方米。

廟宇古樸、雄偉、壯觀。廟面寬15米,門庭開三門。而牆由十根輝綠岩石柱間夾精緻的輝綠岩浮雕、影雕及花崗岩石枋砌就。有四龍戲珠的輝綠岩圓窗。拱鬥附飾飛龍綵鳳木雕,面壁頂部有成組戲劇人物和飛禽走獸、花卉彩繪,工藝精湛。正門匾額鐫刻“黃氏家廟”四字;正門聯爲: “祖孫父子兄弟連登科第,詩書禮易春秋備選經魁。”側門拱柱尚有四副對聯,分別是: “身出燕國蒞榮州括收南北地天氣,廟枕獅山佔太乙長掇東西日明光。”“燕北山川鍾問氣,閩南德澤有遺思。”“祥發燕山仰瞻北斗,源溯江夏澤惠南疆。”“家門九名宦爭光列傳,伯仲二鄉賢崇祀專利。”書法端正渾厚,鐫刻勁拔有力,是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瑰寶。廟內尚存有明代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黃河清撰寫的“武榮黃氏祠堂記”和16對楹聯,昭示着燕山黃氏淵源和祖德宗功的輝煌史蹟。

廟宇巍峨,宮室寬敞,建築採用粗大木柱與石柱結合,計102根,堪稱百柱廟宇。廟蓋爲重檐歇山式,三重高低錯落有序,最高處達7米許。正廳高懸“總憲兵使”巨幅匾額,神龕供奉始祖忠勇公神像,始祖公、媽及二世十位舍公神主,常年祭祀有序。寬敞的天井種植常青柏、佳,花卉點綴其間,生氣盎然。兩廡展出近代家族鄉賢、著名華僑、軍政要人、學者及各條戰線的先進人物名錄,每年高考錄取生芳名,以及興辦教育、發展經濟、關心公益事業等活動的彩照,以弘揚文化,共仰典範,激勵後輩,以振宗風。同時也顯示燕山黃氏繼往開來、人才輩出的一代風貌。

家廟周圍尚有燕黃五房三世、八房賜珠堂、十房三世、十房七世等古樸、端莊、寬敞的小宗古建築羣,猶如衆星拱月。

家廟每年均舉辦傳統的元宵燈會,“漫道武榮州至今尚有絃歌會,每逢上元夜到此曾聞鐘鼓聲”。燈花燦漫, “玉樹繽紛宇門內燦九天星斗,金莖煜光天廟中看一派雲煙”。燈會歷史悠久,盛況空前,600多年來,世代相沿,凝聚了海內外宗親的深厚情誼,爲家廟增添了風采。

燕山黃氏昭穆:

(一)

仁原體乾 允希應有 甫淑用元

臺鼎世守 怡和衍卿(貞) 胤哲孫秀

德耀道光 永綿佩綬 麟祥斯慶

(注:原爲三十二字,後四個字,爲街頭老爹允肅公所續。昭穆從二世起用。)

(二)

思原永彥 德廷存肇 淑爲生元

(注:本昭穆爲五房三世保住公設。供五房派下用。)

(三)

在南安以外開基的房份,亦有另寫高昭穆的,如:

1.世代寧華今日舉,文明道脈啓源淵;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中庸仔細研。

2.漢朝名顯達,公邦世永長;詩禮傳家室,文章華國昌。

3.仁光體乾,開等世守;怡和衍貞,應德順秀,得耀道光。

(注一:繁衍在南安的忠勇公後裔,昭穆以(一)爲主,(二)及(三)爲分支或在外地開基採用的昭穆,列出以傳後世,亦爲後世認祖之依據。)

燕黃始祖忠勇公,傳十子而分十房,各房柱後裔大體分佈如下:

長房沙裕公:長殤。

二房沙的公:公之二、三世分居同安,晉江埔仔、對山腳、唐園諸處。不相往來。居南安者,五世而絕。

三房海達兒公:傳塔兜派,驛前派,金圭縣後派,十一都有格外派,十二都詩山樹坑各派。

四房安童公:居祠後。傳四世,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事發,北平爲民。

五房武賢公:傳董埔、角後、窗兜、詩山恭先派、前田、珠淵、茨內、蘆內、後巷、詩內、後宅、徐內、前園、樓下、溪口、西埔、五龍塔、八尺、河市、楓林、洪瀨頭、邑內、烏英、茶林、草埯、金雞、後宅、後田、厝仔、潭邊、武榮鋪慈濟宮邊、東庶徐洋、東嶺底俄鵝角樓、黃山、社壇、永春縣、廣西貴縣、臺灣。

六房賽哥公:分居晉江、惠安、安溪等縣。居南安八尺派後無考隨母嫁者,立籍賴溪,傳進士黃士藻。居晉江爲晉江二十六都古坑,又名許坑。居南安者,至七世分居龍海錦宅,又分居同安劉五店開基(十房十世孫臺翰公爲其立傳以記其譜)。

七房榮顯公:傳四支、四黃、山後、觀口,各自開基。稱自己燕山,有稱自認滿庫。折居城內上峯,分爲爲崎頭廟和北石頭街。

八房漳童公:傳下舍、山頭前街各派。潭頭、大山、大盈、社壇、邑內、產田、厝鬥、康店、樹兜頂堡、草亭、後巷、詩山、廈門、泉州、雲南楚雄和東南亞各國。

九房富童公:傳三世止。

十房貴童公:傳舊舍、新舍、糖房、澗埕、湖尾、後厝、鳳塘、玉侖、樓仔、新開、祠口、溪尾、亭兜、彭內、府城、下蘇、小路、官田、觀音亭、水閣、象頭、風橋、埕邊、油園、下厝、潘坑、壩田、頂堡、金雞、東田前街、洪瀨街頭、後尾宅、廈門、永春縣、壽寧縣、浙江蒼南縣、浙江溫州市、臺灣等地和東南亞各國。

黃答刺真,元進士,官福州路總憲兵使(同中書令),進階福廣浙三路宣慰使(即福廣浙司令),諡忠勇,祀名宦列縣誌。

黃武賢,元世襲南安縣達魯花赤。

黃漳童,元世襲福州路總憲兵使。

黃富童,元世襲三路宣慰使。

黃璣,字允衡號仁齋庵,明弘治乙卯舉人第十六名,任廣東省清遠縣知縣,祀名宦。

黃嘉,字允禎,歲貢任廣東韶州府曲江縣知縣,祀名宦。

黃聚,字允升,明歲貢,魯王府紀善。

黃驥,字允德,明戶部主事。

黃普章,字德平,明戶部侍郎。

黃天賜,字希禹,歲貢,明中憲大夫,太常寺少卿,欽賜諭祭。

黃天洋,字子和號梅澗,明弘治戊午科舉人第十四名,廣東英德縣知縣,祀名宦。

黃天爵,字希仁號潛虛,明弘治己未科進士,戶部侍郎,晉廣東按察司兵備副使。

黃天衢,字希天號瑞峯,明歲貢,保定府容城縣知縣。

黃天甲,字布重,明河南布政司經理。

黃存寶,明戶部主事。

黃洋,文林郎。

黃 源,字子湛號荔亭,明正德癸酉科第二十八名舉人,四川太平縣知縣。

黃 澄,字希肅號竹溪,明嘉靖癸未科進士,廣東兵備僉事,榮祿大夫,欽賜祭葬。

黃儀,字廷鳳號雙溪,明歲貢,江蘇清浦縣知縣。

黃河清,字應期號蓮峯,明弘治壬戌科進士,翰林院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南京通政司右通政,欽賜諭祭。

黃應首,明雲南御史。

黃大節,字克憲號中田,明嘉靖庚戌科進上,戶部主吉,歷郎中,晉浙江台州府知府。

黃濂清,字應奎號月坡,明嘉靖戊子科和三十六名舉人,太僕寺丞,轉戶部員外郎,晉蕭府右長史。

黃自勉,字以洞號西坡,歲貢,明廣寧縣知縣。

黃宗清,明文林郎,廣東封川縣知縣。

黃江清,字應時號見沙,歲貢,明太平縣知縣。

黃冽清,字應羽,明太學生。上海縣丞。

黃沂清,字應眷號蓮泉,歲貢,浙江臨海縣教諭,晉廣東海陽縣知縣

黃中久,字應徵號念莪,明萬曆廷試現元,廣東瓊州府感恩縣知縣,祀名宦。

黃 綸,字應元,福建泉州府左協備,兼管泉州衛務指揮僉事,晉惠武將軍。

黃養蒙,字存一號小竹,明嘉靖辛丑科進士,會魁第二名,南京太常寺少卿,光祿寺正卿,南京戶部侍郎,北京戶部侍郎,欽賜祭葬,崇祀名宦鄉賢。

黃養道,太學生。明威將軍,榮祿大夫。

黃師顏,字有發號復齋,明萬曆甲戌科進士,四川順慶府知府,行取雲南道監察御史差長廬鹽,調雲南巡按。

黃南金,字有勵號振坡,明嘉靖戊午科第八十一名舉人,廣東廣寧知縣、廣西桂平縣知縣、江西贛州府通判、河南禹州知州。

黃懋中,字有及號受我,明選貢,封川縣知縣,蘇州府通判、署知府印,祟祀名宦。

黃思通,明德慶州知州。

黃鐘聲,文林郎。

黃鳴勳,字稽甫號建齋,明通政司經歷,晉蘇州府通判,湖北沔陽州知州。

黃鳴昌,榮祿大夫,明威將軍。

黃中理,例授指揮都習,以義兵平倭奏凱,封廣威將軍。

黃葉行,字爾後,明氓王府典儀。

黃金聲,字有行,明德府贊成禮。

黃一桂,字馨甫號蓮巖,明嘉靖乙卯科第四十七名舉人,山東濟南府糧捕通判。

黃一楨,字堯甫呈號振南,明隆慶庚午科第十名舉人,江西永寧知縣,氓王府審理。

黃鼎象,宇道貫號調吾,明萬曆乙酉科第五十名舉人,浙汀臨安知縣,晉南雄府糧捕通判。

黃翼登,字學衡號臺翰,明萬曆丁酉科第四十三名舉人,廣東德慶州知州,奉政大夫,工部營繕清吏司員外郎,仍管武昌水利總運。

黃正升,字淑彥,明崇禎五軍都督,賜蟒玉,官提督,加太子少保,誥授四代榮祿大夫,封同安候,襲蔭一子千戶(鄭成功姐夫)。

黃啓升,西城兵馬司指揮使。

黃啓漸,字淑逵號羽可,清,順治甲午科第七十三名舉人,河南固始縣知縣。

黃熬,驍騎將軍。

黃啓元,鄉飲大賓,隆安知縣。

黃瑞光,字六圭號紫遠,太原左衛左折千總,晉大同府前衛守備,升通州衛都間府。

黃甲俊,字廷伯號靜庵,恩貢,南城兵馬司指揮使。

黃大玄,歲貢,內閣中書。

黃平,字淑安,文林郎。

黃懷田,光祿大夫。

黃龍見,字雲生號汜倉,清順治庚子科第二十六名舉人,四川長壽縣知縣。

黃高捷,字彥升號遜巖,承德郎,南京應天府分府知府。

黃十炯,江西廣昌縣知縣,行取部政。

黃 昌,驍騎將軍。

黃繩祖,隆安縣知縣。

黃 興,字奕進號用欽,汀漳多處總兵前軍左都督,掛將軍印,晉少帥,加太傅,兼太子太傅上柱國光祿大夫,誥封四代一品。

黃龍,南澳總兵左都督。

黃成章,固原副總兵都督。

黃必登,字雲階號石波,康熙壬午科恩貢副榜,正甲辰科第十八名舉人,大挑一等,補用知縣,文林郎,電白縣知縣。

黃 緯,字元慶號樹思,江西九南等處地方副總兵左都督,康熙己酉(1669年)討伐沙俄有功,御駕親迎十里,誥封三代榮祿大大,驍騎將軍。

黃允肅,字元靜號思亭,清雍正癸卯聯捷舉人、進士,江西慶昌縣知縣,行取部政。

黃爲楫,字濟卿號蟾湖,乾隆丙辰第十四名舉人,大挑一等,廣東電白、茂林兩縣知縣,鹽場總理大使,庚辰科廣東同考試官。

黃繼伯,字元長號雲間,歲貢,南寧府隆安縣知縣,河南布政司都事,署彰德府分府糧捕通判。

黃元降,字發祥,例贈文林郎,乾隆庚午年(1750年)由南安遷晉汀居焉。

黃廷賢,太學生,文林郎

黃大錫,原名天錫字臺懷,歲貢,國子監教習,例授修職郎。

黃 炯,字臺藏,乾隆乙酉科第八名亞魁武舉人,文林郎。

黃桂勳,字怡攀,民國南安縣知縣。

黃呈材,字和錚,民國德化縣知縣。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