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威信縣市監局拍的微電影,內容精彩!!!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

食品安全人人知,身體健康最重要

把好食品安全關,健康快樂人人歡

加強食品安全意識,勿隨意食用野蘑菇

每年6月至9月,是野生菌生長的旺盛期,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發期。毒蕈(xùn,即野蘑菇)中毒是因爲毒蕈中有生物毒素,誤食毒蘑菇後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和幻覺等症狀,嚴重的造成心、肝、肺、腎等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鑑別有毒野生菌: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識別:1、選環境。一般有毒菌生長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而無毒菌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上。2、觀外形。一般有毒菌菌面顏色鮮豔,柄上有菌輪和菌托,而無毒菌面平滑,柄上無菌輪和菌托。3、聞氣味。一般有毒菌有辛辣、酸澀、惡腥等怪異味,而無毒菌一般有特殊香味,無異味。4、煮試。在煮野生菌時,放些許大蒜同煮,若大蒜變色則可能爲有毒菌,切勿食用。

正確食用無毒野生菌:在食用無毒野生菌時,應經過多次清洗,並經煮熟燒透方可食用。購買或採摘的野生菌,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種,且不宜多食。此外,在食用無毒野生菌時,最好不要飲酒,因爲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也可能會引起中毒。

掌握自救處理方法:如在食用完野生菌後,身體感到不適,應立即撥打就近醫院電話,並採用刺激喉部等方法進行催吐、洗胃,減輕中毒程度。同時,可讓中毒者飲用少量鹽糖水,補充體液,防止中毒者導致休克。就診時可攜帶食用的野生菌共救治參考。

食品生產經營者在對野生菌的加工過程中,特別要注意食用野生菌原料的質量控制,一要避免有毒野生菌混入原料,二是確保無毒野生菌生產環境未受污染。

最後,由於傳統消費習慣、個別人消費喜好,一些人常常食用山珍野味,面對山珍野味(包括野生菌、野生動植物、河豚等),如果不具備相應野生動植物毒性情況、可食用性知識,請勿隨意食用。

戳原文,徵婚哦!

不要輕易給對象錢和物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