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陳松林有 2 個兒子,陳琦有了1 個女兒,成爲父親後,他們同樣認爲,當爹的要有本事,要掙錢養家。2016 年,陳松林在陳德亭的默許下考了 A 證,和父親一起開起了「父子車」。

陳家3 名卡車司機,今年 22 歲的小兒子陳琦入行最短,剛滿 1 年;今年 30 歲的大兒子陳松林跟車 10 年,正式入行 3 年;開車最久的是父親陳德亭,今年 59 歲,開車 37 年。

某種程度上,是陳德亭37 年前的職業選擇,影響了兩個兒子的人生。

入行

1982 年,22 歲的陳德亭在河南開封杞縣城關磚窯廠學會了開車這項手藝,在同鄉大多還在種莊稼的年代,他開着卡車,每天去蘭考縣拉煤,「年輕,也想幹,精神上是好的」。

在廠裏工作沒兩年,隨着政策改革一批工人下崗,陳德亭離開磚窯廠,3 萬多塊錢買了一部二手卡車,自立門戶。當時一個鄉上也沒有幾輛車,車金貴、司機更金貴,大家評價說「一是權二是錢,三是聽診器四是方向盤」。誰家裏建房子做生意需要拉磚、拉沙、拉煤,貨自己會找到家裏,在家不用動就能等到活。

90 年代,杞縣曾在全國 100 個棉花總產量最高縣市中排列第 52 位,棉花產量一年超過 3 萬噸,棉花種植面積相當於全縣耕地面積的 1/3 。拉棉花也成了陳德亭職業生涯中的「高光時期」。棉花輕,一車兩三噸貨,從杞縣到鄭州,一天跑個兩三趟,一趟運費 1000 多。回憶那段時間,陳德亭語氣中透着自豪「噫,你要說那一截,我3天就能買個摩托車,一個摩托車8000 塊錢」。

陳德亭是鄉里第二個買摩托車的人,也是第二個蓋起兩層樓房的人。這是卡車司機職業給他帶來的得意,但要說這一生最高興的時候,還是兒子的出生。

期待

1989 年,大兒子陳松林出生,1997 年,小兒子陳琦出生,他們上面是兩個姐姐,在農村「重香火」的觀念下,兩個兒子對於陳家更顯得重要。

(大兒子陳松林)

家裏比同鄉種地的家庭條件好得多,養孩子也「帶得嬌」,孩子們幾乎要什麼有什麼,「玩具、遊戲機,想要什麼只要一說話,爸爸就給買」。陳松林上學時,同齡人都在家附近的公立小學讀書,一學期百十塊錢,杞縣縣城的私立學校一學期學費三千六,有生活老師給洗衣服,喫完飯也有人給刷盤子刷碗,學生只需要專心讀書。家裏沒猶豫,把陳松林送到了縣城。

在陳德亭看來,兩個兒子成績都不錯,應該成才。尤其是小兒子陳琦,是 4 個孩子裏最聰明的,讀初中時寫出來的文章老師都不相信,說是抄的,「根本都不是,老師都寫不出來」。

(小兒子陳琦)

好好讀書是陳德亭夫妻對孩子們最大的期待,考上大學,找個體面的工作,不用在太陽底下幹活受罪。陳德亭到現在也「有點想不明白」,爲什麼他們也開上了卡車。

妥協

2008 年,陳松林高考時一本二本分數線沒達到,不願意再讀。不上學後給父親幫忙押車,跟了兩年學會了,準備考駕駛證。本可以直接考A證,但陳德亭攔住了:開卡車已經不再像自己年輕時那麼風光,不好乾、危險性又大,他不願意兒子再開卡車。

但這個行業進去了就難出來,陳松林明白父親的想法,可其他行業想嘗試也無從下手。更重要的是,2012 年,陳松林結婚成家,兒子出生,養家的擔子變得實際起來,「生活所迫,還是做了這一行」。2016 年,陳松林在陳德亭的默許下考了 A 證,和父親一起開起了「父子車」。

至於在父親看來最應該成才的小兒子陳琦,成了家裏唯一捱過打的孩子。2012 年夏天,15 歲的陳琦初中畢業後不願意再讀,家人好話說盡也勸不動,陳德亭氣急了,在6月盛夏的午後狠揍了兒子一頓。當時正是下雨天,雨停了,陳琦也挨完了打,頂着一張被打淤青的臉衝出家門,被母親追了一路。

這是陳德亭對兒女最嚴厲的一次管教,他承認,自己主要的精力在掙錢養家,沒能太多參與孩子的教育。陳琦解釋,當時自己叛逆,喜歡上網,覺得讀書沒意思。現在,陳琦已經開着6 米 8 的東風天錦獨自闖蕩了一年,成了家裏最年輕的卡車司機。

傳承

路上如果遇到什麼事,陳琦第一個求助的一定是父親。近40 年的開車經驗,讓陳德亭成了兒子心中絕對的權威,車壞了是陳德亭鑽車下修車,兒子在旁邊遞扳手,遇見事了也是陳德亭指揮,「讓怎麼幹就怎麼幹」。除了一些日常小事的爭執,兒子們說,「聽爸爸的基本就不會錯」。

在兒子們看來,父親對他們最大的影響就是把他們帶入卡車司機這行,但或許,更隱蔽的影響在於對「父親」這個角色的理解,對家庭責任的擔當。陳琦形容,他們一家在卡車司機裏算比較「懶」的,一個月能回家好幾趟。父子都認爲,「這(家)是大事,錢是小事」。

陳德亭認爲,一個好的父親應該不叫孩子操心,讓他們不缺喫不缺穿,過得舒舒服服的。目前,陳松林有 2 個兒子,陳琦有了1 個女兒,成爲父親後,他們同樣認爲,當爹的要有本事,要掙錢養家。「踏踏實實把錢掙好,讓家裏人過得好一點」,這是他們如今工作最大的動力。

今年春節過後,陳德亭就要退休了。對於「父親」這個角色,陳德亭給自己打70 分,說一生唯一遺憾的就是沒能給孩子們留下點財產。但在兒子們心裏,父親一個人開車養活了一大家子人,形象很是高大:「覺得我爸挺偉大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