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首席展望|天風證券劉晨明:今年逆週期行業更有機會

澎湃新聞記者 劉歆宇 來源:澎湃新聞

2018年單邊下行的A股是否會在2019年迎來曙光?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陸續採訪了一批行業首席分析師、經濟學家等,回顧2018年市場,展望2019年行情。今天刊發的是對天風證券聯席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的專訪。

劉晨明 微博@新浪財經 圖

劉晨明認爲,從估值來看,主要A股指數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同時市場對於企業盈利下行、股權質押等風險的預期已經較爲充分,市場處於底部區域的位置,投資者不宜再過度悲觀。

不過,這並不代表2019年的A股市場會迎來趨勢性行情。

2019年開年以來,A股出現逐步回暖的跡象。1月份,上證綜指累計上漲3.64%,深證成指累計上漲3.31%。這是否意味着市場開始進入觸底反彈的上行軌道?對此,劉晨明說:“年初至今的反彈是全球股市大漲帶來的外資加倉和政策預期帶來的估值修復,但由於大部分沒有業績預告,最終還要經受3-4月季報窗口期的考驗,反彈持續性不樂觀。”

在板塊選擇上,劉晨明說,順週期的行業和板塊很難有大的機會,相反,科技板塊和逆週期的行業相對更有機會,看好軍工、5G、網絡安全、自主可控以及券商板塊。

價值與成長之爭是投資者之間永恆的爭論話題,劉晨明認爲,從盈利的角度來看,藍籌公司的業績會隨經濟週期而下行,但是頭部成長的公司,具有行業地位且盈利狀況與經濟週期關聯度較小,所以成長股今年的機會更大。

以下是劉晨明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的問答全文:

1.澎湃新聞:2018年A股呈現大幅下行的局面,市場人氣也頗爲冷清,造成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劉晨明:2018年下半年以來企業盈利和ROE進入下行期,疊加股權質押等風險抑制了風險偏好,整體A股市場出現比較嚴重的資金流出的情況,市場持續低迷。

2.澎湃新聞:目前市場已經處於底部區域了嗎?站在當下時點,投資者應該悲觀還是樂觀?

劉晨明:目前時點,從PB估值的角度來看,大部分主要A股指數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同時市場對於企業盈利下行、股權質押等風險的預期已經較爲充分,市場處於底部區域的位置,不宜再過度悲觀。

3.澎湃新聞:2019年開年以來,A股似乎出現了逐步回暖的跡象,這是否意味着反彈已經開啓?

劉晨明:年初至今的反彈是全球股市大漲帶來的外資加倉和政策預期帶來的估值修復,但由於大部分沒有業績預告,最終還要經受3-4月季報窗口期的考驗,反彈持續性不樂觀。

4.澎湃新聞:對於今年的股市,整體上看會是什麼走勢?

劉晨明:2019年市場處於一個過渡階段,主要是以震盪消化盈利下行的利空爲主,較難看到趨勢性的行情。

5.澎湃新聞:2019年你最看好A股的哪些板塊?看好的邏輯是什麼?

劉晨明:由於2019年經濟週期仍然處於下行階段,順週期的行業和板塊很難有大的機會。相反,科技板塊和逆週期的行業相對更有機會,我們看好軍工、5G、網絡安全、自主可控以及券商。

6.澎湃新聞:“大而美”的藍籌股已經連續兩年跑贏中小創,今年市場風格會開始切換嗎?中小創是否有望迎來逆襲?

劉晨明:從盈利的角度來看,藍籌公司的業績會隨經濟週期而下行,但是頭部成長的公司,具有行業地位且盈利狀況與經濟週期關聯度較小。因此,成長股的機會更大。

7.澎湃新聞:今年市場最大的風險來自哪裏?上行動力又會是什麼?

劉晨明:2019年市場的最大風險在於盈利下行的幅度超過市場預期,目前投資者對2019年業績下行的預期比較一致,但是對於下行的幅度沒有明確判斷。而市場最大的上行動力,來源於資本市場制度變革所帶來的中長線增量資金。

8.澎湃新聞:你對科創板有怎樣的期待?它會給A股市場的生態帶來怎樣的影響?

劉晨明:科創板是打響直接融資或者說股權融資的第一槍,對於發展科創型公司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有核心技術壁壘的公司。科創板的推出將使得存量A股市場公司的流動性出現進一步分化,小市值和業績較差、講故事的公司會進一步喪失流動性,最終無人問津,而存量頭部成長,可以和科創板公司對標的公司,流動性會更加聚焦。

(本文來自於澎湃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