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害怕!我國有手機的小學生竟然超過六成

一則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未成年人首次接觸網絡的年齡在不斷降低,據2017年底的調查數據,被調查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的總體普及率高達98.1%,10歲之前觸網的比例高達到72.0%,其中,7歲(學齡前)觸網比例達27.9%,也就是說,中國有超過六成的小學生擁有自己的手機。

作爲從小在互聯網天空下成長起來的90後的我們,也是直到高中才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機,那時候的手機不是智能型的,只能接打電話發短信,偶爾發個QQ內存小到都能卡死的那種,現在把這種手機叫“老人機”。

直到2010年後,智能手機才慢慢普及。但是隨着智能手機性能的提升,手機不單純是一個聯絡的通訊工具了,它可以看視頻,連網玩遊戲,世界上各種新聞信息排山倒海般的從手機中湧出,不管是你願意接受這些信息還是不願意,這些信息無時無刻的都在佔據着你大腦有限的內存。

因爲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很多高中生,甚至大學生都開始沉迷於網絡虛擬世界,各種網絡惡性事件層出不窮,比如沉迷遊戲荒廢學業,還有學生開始網戀,最後被騙,瀏覽色情網站,網絡賭博等等。

作爲已經成年的大學生面對網絡世界的誘惑都把控不了自己,何況是一個連最基本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都沒有的未成年人呢!他們接受到網絡上的信息,潛移默化的吸收消化,而這些信息有好有壞,但是,壞的東西往往更容易被傳播,一旦孩子接收了這樣的信息,就會衝擊孩子自我價值體系的構建,帶來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一輩子的。

在某些短視頻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小孩子拍的視頻。玩手機遊戲時,你一不小心就會匹配到一個小學生,結果小學生玩的比你還好。還有一些家長,專門給自己的孩子化妝拍短視頻。種種現象說明,家長對孩子這一塊的監管的意識做的很不到位,甚至還帶頭起反面的示範作用,這樣的家長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你的行爲。

當然,在智能手機如此普及的今天,不讓孩子接觸到這些內容是根本不可能的,既然不能避免,那麼我們可以找一些應對方法,各位家長可以看看。

一.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因爲小孩的身體處於發育階段,長時間的玩手機會影響孩子的視力,聽力,甚至影響中樞神經,造成孩子智力下降,因此,作爲家長要有足夠的魄力讓孩子放下手機。

二.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在孩子學習之餘的空閒時間,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外出活動,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遠離手機,還能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交流。

三.不給孩子買手機類的智能產品。小孩子的生活很簡單,無非就是學習,玩耍和休息,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手機不是一個必需品,希望家長之間不要盲目跟風,給孩子買這些產品,除非是必要的,也要讓嚴格孩子的使用門檻。

四.孩子玩手機時,家長能陪在身邊。因爲信息內容良莠不齊,建議家長給孩子看一些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內容,像一些過於誘導性的東西就不要給孩子看了,比如一些平臺的短視頻。

五.變壞爲好,讓手機成爲孩子的學習伴侶。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在線老師講課視頻,幫助孩子查缺補漏,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當然,觀看時間也是需要控制的哦!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各位家長,我們共同的心願都是能讓孩子能健康成長學習進步!

(ID熊貓淘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