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起,國家爲了緩解老齡化問題,全面放開了二孩政策,2017年以來,各地也相繼出臺了“催生”二孩的福利政策,日前,遼寧省政府印發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的政策,“催生”問題又一次被大衆所關注。

近期,某財經媒體對“育兒成本”做了一份詳細調查,結果顯示,中等水平家庭撫養子女投入約70萬,投入更高則可能超過130萬。

網友紛紛留言:一年10萬都不夠!70萬隻能養到3年級!更有網友開玩笑道:我們都欠父母一個百萬富翁!

那是什麼導致了育兒成本的增加呢?最近一篇“爲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的文章引發熱議,人口學者何亞福表示現在育兒成本太高的主要原因在於普通家庭“富養孩子”的育兒觀念,這不僅增加了家庭的養育負擔,而且也在無意中助長了孩子好喫懶做、奢侈浪費的毛病,甚至增加了孩子長大後“啃老”的可能性。

這位學者的言論正確與否,小編暫且不做評價,但平心而論,其實對於父母來說,不論是“窮養”還是“富養”都是一份不小的負擔,現在不像我們父輩的年代,家裏兄弟姐妹衆多,父母根本無心顧及什麼育兒方式和育兒理念,再加上經濟水平不高,能夠健康長大已經很不容易,但是現在的家庭基本就一兩個孩子,被全家視爲寶貝疙瘩,在喫穿教育上不自覺什麼東西都想給孩子最好的,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環境也比以前豐富了太多,再加上物價上漲,養一個孩子的費用遠遠超過了以前四、五個孩子的開銷,就連花費的心思也高出好幾倍,育兒成本高也是必然的。

關於“富養”的問題,小編是這樣認爲的,首先,我們沒有任何資格和立場去批判任意一位父母想給孩子最好生活條件這樣一個心理,有的家庭收入是不高,那他們給孩子喝貴的奶粉,送貴的學校就應該被別人說“明明窮,還非要打腫臉充胖子”嗎?他們難道就沒有爲孩子健康着想,爲孩子爭取更好教育環境的權利嗎?每一位父母對於孩子的付出都不能以金錢的多少而衡量,用利益的眼光去看待父母對待孩子的愛,這樣的人生活環境富不富小編不清楚,但他的感情世界一定是貧瘠的。

其次,“富養”就一定是給予更多的金錢享受嗎?這個觀念已經是舊觀念了,現在的“富養”,“富”的是精神世界,樂器、書法、舞蹈......學習某項特長不僅僅是爲了所謂的炫耀,這對一個孩子氣質和精神世界的豐富,意義是非常大的,而“養”也早已從單純的“餵養”提升到了“教養”問題,小編不知道某些學者關於一般家庭富養容易造成孩子好喫懶做、奢侈浪費的觀念是怎麼得來的,可是小編認爲不良性格的養成,其主要原因是因爲教育不當,而非經濟原因。

不管育兒成本高低與否,不管家庭選擇是否生二胎,小編相信,每一位父母的愛都無關金錢,如果非要用有價金錢來評價無價的愛和付出,做出評價的人要麼沒愛,要麼沒人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