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久以往孩子自然而然的會離開家庭尋找屬於自己的“刺激”,所以各位家長要幫孩子收藏好“刺激”,最好的方式就是多陪陪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夜不歸宿,經常曠課那麼一定要及時作出反應和應對。根據統計,大部分的意外傷害都來自於小長假以及寒暑假,因爲這種時間段家長往往忙於工作,學校又放假,孩子處於三不管,稍有外界因素誘惑,悲劇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

意外傷害,是指意料之外的傷害,比如在學校裏被同學欺負,在社會上被不法分子欺負,甚至在家庭內部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無意傷害”。隨着大量的意外傷害案曝光,很多父母都在思考,學習上他們已經無法幫助孩子太多,那人身安全上,能幫到孩子嗎?

爲了解決這個很多家長們都在思考的問題,小編特意請教了一位18年的資深法官,並從他哪裏學到了8條建議,在經過了允許和認可後,小編就將這些分享給各位家長朋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害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18年法“管”送您8條建議,家長不妨看看

不良徵兆

在孩子被傷害或傷害他人前一般都會有些反常的舉動,比如遲到曠課,抽菸喝酒,沉迷遊戲,夜不歸宿,神態恍惚等。

如果孩子真的有這些反常舉動,希望各位家長們能及時作出反應,因爲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受到傷害前都會有一個反應的過程,因爲他們對於這種事情都是難以啓齒的。所以,在我們發現了這種情況後一定要瞭解孩子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但切記不要直接詢問,因爲單刀直入往往會被孩子抗拒。

害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18年法“管”送您8條建議,家長不妨看看

傷害多在初中

從生理角度來講,初中的孩子一般情況下正好處於青春期剛剛開始的階段,他們的思想,身體都會產生強烈的變化,再加上男孩子一般都比較衝動,所以非常容易出問題。而且據法官介紹,未成年的犯罪往往都集中在16——18歲,而且從全國數據來看,初中還是多發階段。所以,如果您家裏的孩子正處在初中階段,還請多擔一份心。

害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18年法“管”送您8條建議,家長不妨看看

傷害多爲傳統類型

所謂傳統類型就是盜竊,搶劫,侵犯人身安全,聚衆鬥毆以及故意傷害。但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容易發覺,只要生活中各位家長朋友多跟孩子交流溝通,一般情況下都能及時發現並解決。但有件事情各位家長要牢記,千萬不要試圖在青春期等孩子自己明白某個道理,事實不止一次的證明,青春期是沒有道理的。另外,校園貸現在十分普及,這種小額貸款是近兩年誘發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希望各位家長朋友都能及時教導孩子,一旦陷入,在想出來可就難了。

害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18年法“管”送您8條建議,家長不妨看看

避免獨行

隨着社會發展大部分學校的安保工作都已經做的十分認真的,但意外傷害是無法避免的,因爲學校不可能送每一位孩子回家,家長也不能保證自己每天都能接送孩子。因此,法官建議,對於高中以下的孩子,要充分注意,最好是教導孩子學會結伴而行。如果實在難以保證,也要教導孩子注意外出路上的環境,避免被不法分子跟蹤或脅迫。

幫孩子收藏“刺激”

根據統計,很多孩子之間的意外傷害都來自於尋求“刺激”,那什麼樣子的孩子會尋找“刺激”呢?據調查,一般被他人傷害或傷害他人的孩子都是缺少家庭關愛,他們的家長往往因爲忙於工作而忘記了家庭。長久以往孩子自然而然的會離開家庭尋找屬於自己的“刺激”,所以各位家長要幫孩子收藏好“刺激”,最好的方式就是多陪陪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夜不歸宿,經常曠課那麼一定要及時作出反應和應對。

害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18年法“管”送您8條建議,家長不妨看看

放養並不代表放手

現在大家都在鼓吹放養孩子,讓孩子有充分的自我,但這個放養是有限度的,不是說我們家長可以不管,更不是在放了寒暑假後可以讓孩子充分的放飛自我。根據統計,大部分的意外傷害都來自於小長假以及寒暑假,因爲這種時間段家長往往忙於工作,學校又放假,孩子處於三不管,稍有外界因素誘惑,悲劇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

害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18年法“管”送您8條建議,家長不妨看看

子不教,親之過

我們中國的家庭教育往往有這樣一種普遍的現象,舉個例子,我們家長一進門洗漱完畢後就躺在沙發上或牀上玩手機,但偏偏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憑什麼呢?就因爲我們是家長他們是父母?小編說句實話,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但孩子不一定懂,在他們的認知裏,你能做的,他就能做,你做而不讓他做,那就是你的不對,你不對他就要反抗,所以,大家都懂的。如果我們家長能做到儘量的不去危險地方,不做危險事情,那麼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學習我們,意外傷害的出現概率也就會減少許多。

害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18年法“管”送您8條建議,家長不妨看看

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底線

現在大部分學校都會開設法制課程,但以小編多年的經驗來說,效果並不是很大。既然如此,讓孩子懂得法律,懂得自己的底線是什麼就顯得尤爲重要。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在傷害他人或被他人傷害時,雙方都懂得什麼是底線,那麼這種傷害有沒有可能就不會出現了。

以上8條,是小編爲大家詢問來的一些防止意外傷害的經驗,但最後有一句話還是要送給大家,如果孩子能得到我們每一位家長的重視,能懂得自己應該如何保護自己,那麼意外傷害,或許只是一種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