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水滸》第174期(文/焦目)

一部水滸,說的是一百單八將。然而,由於人物太多,所以作者不可能一一表述,所以在前半部分只說了宋江、武松、魯智深、林沖、李逵以及楊雄、石秀等人。至於地煞星中,除了扈三娘、孫立等寥寥數人外,其他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可能連個臺詞都沒有。就是扈三娘,書中也就兩三句臺詞。

因爲各種不同的際遇,這些人最終都齊歸梁山。

像宋江、魯智深、林沖等,上梁山之前,起點很高,好歹是朝廷官吏,但後面命運是越來越糟糕,直到最後被逼上梁山。不過,武松與他們不一樣,武松在殺死西門慶和潘金蓮,爲哥哥武大郎報仇之前,人生是越來越好,算得上逆襲。

武松自小父母雙亡,是靠哥哥武大郎帶大的。武大郎個子矮,大家都看不起他,賺錢養家很不容易,所以對武松沒時間管教。武松長大後,雖然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但卻是個小混混,喜歡喝酒,還經常跟人家幹架。

每次幹架,武大郎就要受到連累,要麼給人家賠錢道歉,要麼就被衙門叫過去,被數落甚至要挨板子。後來武松和縣衙裏的小吏喝酒,兩人又發生了爭執,武松一拳把人家幹昏倒了,他以爲打死了人,直接到柴進莊子裏躲着了。

這一躲,就是一年多。在這期間,他毛病不改,依舊是喝酒打人,所以柴進後來也不待見他了,即便那會兒武松生病,他也不搭理。可以說,武松之前完全就是個喝酒打架的混子,還成了逃犯。

可後來完全不一樣,武松不但名聲大振,名譽也好,成了打虎英雄,江湖好漢人人敬佩,這卻是爲何呢?這其實與兩件事情有關。

首先,宋江對他賞識

宋江殺了閻婆惜之後,幾經曲折,最後到柴進的莊子裏躲避。這個時候,他因踩到了武松烤火的碳鏟,差點被武松揍,兩人經柴進介紹相識。這個時候,武松遭到衆人嫌棄,被柴進冷落,自己還害瘧疾,可以說是在人生最低谷了。

但這個時候,宋江不但沒嫌棄他,反而主動接近他,跟他說話,給他銀子,最重要的是,宋江給了他關懷、尊重和欣賞。

要知道那會兒武松什麼也不是,不是打虎英雄,不是武都頭,也沒有殺嫂報仇,更沒有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他就是個小混混。而宋江呢?仗義疏財,名滿天下,連柴進都要敬重,兩人地位名聲,懸殊實在太大了。後面宋江更是給了他十兩銀子,與他結爲兄弟,這事兒放在誰身上,誰都要感動得稀里嘩啦。

這就像一個大將軍,對一個士兵贊善有加,士兵肯定會受寵若驚。當年吳起爲士兵吸膿,士兵就甘心爲他賣命,後來的武松也是,儘管他反對招安,但宋江招了安後,他還是忠心耿耿,捨命殺敵。

其次,打虎成了英雄

宋江再欣賞武松,武松也沒啥值得一說的事蹟,但他景陽岡僥倖打死老虎後,則就有了光輝事蹟。大家都對武松禮敬有加,人人爲他吶喊,一時間掌聲和鮮花都來了,武松一下從了小混混成了打虎英雄,他還因此做了都頭。

武松本質不壞,只是缺乏愛和尊敬。現在,大家都尊敬他了,看到了他的本領,武松也因此證明了自己。所以小混混從此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打虎英雄武二郎。

人人都有向善之心,武松也不例外,現在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人生也越來越好,自然就改變了。再加上他後來醉打蔣門神、血染鴛鴦樓等,更讓他名聲大振,天下聞名。所以,宋江欣賞和景陽岡打虎是武松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就因爲這一人一事,他才能從小混混成爲大英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