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蓟县的朱华山村之内,有一座园寝,一直不被外人所熟知,直到清宣宗道光年间,此地才被公开记载于《蓟州志》当中,而这座园寝在当地人代代相传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八仙陵,并且由本土村民世代守护。

八仙陵

神奇的“八仙陵”

乍一听到这个名字,朋友们都会想到难不成此地跟传说中的八仙有关。其实不然,它不仅与八仙没有丝毫关系,而且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村民世代守护的背后,实则暗藏乾坤。

众所周知,在整个清朝包括后金在内,在五陵(关外永、福、昭三陵,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之外,有诸多以陪葬名义存在的墓葬群建于五陵外围,尤以清东、西二陵为最。但纵观所有的墓葬之中,却唯独只有一座皇太子园寝,也就是我们开篇说到的“八仙陵”。那么这座园寝之中到底葬着清朝的哪位皇太子,又为何会被当地人相传以“八仙”的美誉?

清东陵鸟瞰图

清代独特的密立皇储制度

清朝的继承制度,与以往的“立嫡立长”所不同,基本奉行的是“唯才是举”的宗旨。整个清朝只有清宣宗道光皇帝是名正言顺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但这并不能说明在1799年(嘉庆四年)四月嘉庆密立皇储之时,没有考虑旻宁当时在才能方面的长处。

而且,自雍正朝开始,一直到道光朝,为了避免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密立皇储”取代皇帝在世时公开册立储君。我们都知道,这是受了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之影响,康熙的皇次子(嫡长子)胤礽作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皇帝生前便公开册立的太子,历经两立两废,最终成为康熙一生当中的最大遗憾。

胤礽剧照

既然是清朝唯一的一位明立的皇太子,那么八仙陵的主人会不会就是胤礽呢?其实,想要对此判断很简单。首先,胤礽虽然因为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受到父亲的破例得封太子之位,但经历了两立两废之后,在康熙心目当中已然对这位嫡子大失所望,所以肯定不会因为之前的美好时光而建一座太子园寝以示怀念;其次,胤礽是在康熙驾崩之后,也就是1725年(雍正三年)去世的,所以更加可以排除第一种观点,而雍正在“九子夺嫡”之中,是与胤礽为对立面,所以自然也不会在其死后为之建一座太子园寝。

为帝嫡长子,深得父心

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器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干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那么这位太子园寝当中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原来,他就是因近年来热播的清宫剧中为大众所熟知的爱新觉罗.永琏。1730年(雍正八年)出生的永琏,其父是时为皇四子的弘历,其母为弘历府邸嫡福晋富察氏,值得一提的是,永琏的名字还是祖父雍正亲自所起。

永琏剧照

当时,弘历早在七年前就被雍正立为储君,所以对于爱子的嫡长子,雍正自然是十分喜爱的。琏有“承继宗庙”之意,也体现出雍正对这位皇孙的寄予厚望。1736年,乾隆继位之后,不仅封嫡妻富察氏为皇后,而且以“聪明贵重、器宇不凡”,密立时年7岁的嫡长子永琏为皇太子,这也打破了之前四位皇帝选择接班人均为庶出的传统。

为爱子精心择万年吉地

旋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只可惜,天不假年,在被密立为皇储的第三个年头(1738),永琏便因寒疾之症早殇,年仅9岁。乾隆为之极为伤感,不仅追封其为“端慧皇太子”(同时也预示着密匣之中名单为永琏之事公之于众),而且命钦天监监正为爱子尽快寻找万年吉地。

孝贤皇后、乾隆剧照
大学士等奏。据郎中董启祚等、查看胜水峪。地傍祖陵。土色细润。自属吉壤。请俟谒陵时阅视。得旨。万年吉地。定于胜水峪。

起初,大臣们找到的是位于西陵附近的魏家沟,但被乾隆当下否决,因为他想让自己的爱子葬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但因为当时自己的万年吉地还未找到,所以只能将爱子的金棺暂安田村殡宫。直到四年后,也就是1742年三月,乾隆的皇陵才最终确定在东陵的胜水峪。

乾隆八年(十二月)乙卯,赈山东陵县等十二州县卫旱灾。葬端慧皇太子于朱华山寝园。

永琏的万年吉地也因此开始在东陵附近选址,最终在讷亲、海望等人的精心选择下,找到了朱华山这块风水宝地,一年后的十二月二十一这一天,暂安在外四年的永琏金棺终于葬入到朱华山,这座园寝也因永琏的谥号而被命名为“端慧皇太子园寝”。

乾隆剧照

八仙陵之名的由来

哲亲王永琮,高宗第七子,与端慧太子同为嫡子。端慧太子薨,高宗属意焉。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以痘殇,方二岁。命丧仪视皇子从优,谥曰悼敏。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而之所以当地人口口相传称之为“八仙陵”,是因为在永琏的园寝当中,在其后又葬入了七位,分别是皇七子永琮(1746—1747,孝贤皇后次子,追谥为悼敏皇子)、皇九子(1748—1749,未命名,生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皇十子(1751—1753,未命名,生母舒妃叶赫那拉氏)、皇十三子永璟(1755—1757,生母继后辉发那拉氏)、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孝仪皇后长子)、皇十六子(1762—1765,未命名,孝仪皇后第三子)以及皇八女(1757—1767,生母忻贵妃)。

端慧皇太子园寝布局图

史海君说:

当然,八仙之名看似是由入葬人数而得,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园寝之中所葬之人的地位尊贵,所以端慧皇太子园寝不仅建筑规制极高,而且在祭祀级别上也同样享有极高的待遇。不仅时常有王公一级的大臣前来致祭,而且身为九五之尊的乾隆也不定时会前往亲自悼念。也正是因此,这座园寝才会被当地村民世代守护,并且奉为神明,也就正式有了“八仙”一说。

参考资料:

《陵寝易知》

《蓟州志》

《清高宗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高宗本纪》、《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传八》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