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是一項成熟的現代外科技術,是指切除機體已無法自行修復的關節面,用人工關節部件替代損壞的關節,矯正肢體力線,消除膝關節疼痛,維持關節穩定性,恢復膝關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據統計,人工髖關節正常使用超過十年以上者佔95%,二十年以上者佔90%。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成功率大嗎?

在關節炎晚期,出現嚴重關節畸形和活動障礙或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關節結構發生改變後,單純使用藥物治療是不明智的,因爲藥物只能部分緩解疼痛症狀,而不能改變關節結構的變化,而人工關置換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矯正畸形、改善關節功能的目的。人工關節是人們爲挽救已失去功能的關節而設計的一種人工器官,在各種人工器官,人工關節的療效是特別好的。一般來說,人工關節的設計壽命爲50年,使用壽命90%可達20年以上。

關節炎可以發生在全身各個關節,常見於髖關節、膝關節、手指關節。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負重的沉重關節,也是最容易發生關節炎的關節。

有不少患者聽說自己得了關節炎,就問能不能保守治療,要不要手術。

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關節外科領銜專家朱裕昌:這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病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在疾病早期,膝關節疼痛、上下樓梯時加重,平路可減輕;膝關節X線檢查,關節間隙輕度變窄、關節周圍輕度骨質增生,這時可以選擇非手術治療。包括(1)生活方式的干預:減輕體重、禦寒保暖、避免做有損關節的運動;(2)口服消炎止痛的藥物,比如塞來昔布、雙氯芬酸腸溶片等;(3)關節內注射藥物,比如玻璃酸鈉注射液(施沛特或阿爾治)等。

當疾病進展,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無效時,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可以選擇膝關節鏡治療。

若疾病發展到晚期,關節持續疼痛、變形,X片見到關節間隙已經消失,不能行走,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這時需考慮膝關節置換術。如果是累及單間室關節,可以採用單髁置換手術,如果是累及全關節,則可以考慮做全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通過去除病變的軟骨、安裝人工關節替代軟骨,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矯正畸形、改善關節活動度的目的。

作爲國際上業內高水平的代表,朱裕昌教授每年都要應邀出國參加國際型的學術會議。每次,他都會帶上幾個近期做的典型病例與國外專家進行交流。“國外的專家對於我們國內的水平是非常認可的,他們經常說‘磨損這麼嚴重,幾乎都已經畸形了,你們還爲他做得這麼漂亮,真是了不起!’”但對於國外專家的讚賞,朱裕昌教授卻很難高興起來。

在國外,只要關節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患者很快就會找到醫生進行治療,不會拖到關節畸形的地步才就醫。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相對要高,因此,朱裕昌教授每年做的關節置換術達到六、七百臺,但在其他的中小城市,即便醫保可以報銷一部分醫藥費,很多三甲醫院的醫生每年只能做到幾十臺這樣的手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