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什么都讲究效率。一路上都是行色匆匆的人。特别是苦逼的上班族和学生党,一大早急匆匆的上学,急匆匆的上班,急冲冲的吃饭......做什么事都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过。虽然加快速度,提高效率,很多时候是迫不得已,但有些事情还是要慢慢做,更有利于健康,也能让我们更长寿。

乌龟为什么这么长寿,因为它什么事都慢吞吞啊。

一、吃饭慢

为了赶时间,很多人吃饭都是速战速决,甚至狼吞虎咽,几口就扒拉完一碗饭。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就算不赶时间,吃得也很快。这其实是很不好的习惯。吃饭过快至少有以下几个危害:

①吃太快容易发胖:吃饭过快者发胖的概率是细嚼慢咽者的4倍。据说大脑收到饱腹信号大约需要20分钟时间。吃得过快,大脑还没反应过来你吃饱了,但是你还在吃,往往会导致吃多了。

而慢慢吃,大脑就会及时收到“我已经饱了”的讯息,有利于控制体重。

②吃太快造成消化不良: 我们胃部的消化液分泌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吃得太快的话,消化液来不及分泌,食物就会堆积起来,造成消化不良。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

而慢慢吃,一方面,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增加消化酶参与消化食物,另一方面给胃部充分的时间分泌消化液,当然食物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消化吸收。

③吃太快导致血糖上升:人体摄入食物后,血糖就会随之升高,如果吃得太快,就会加快血糖上升的速度。长期以往,不利于控制血糖,甚至导致得糖尿病。

特别是已经得了糖尿病的朋友,一定要减慢吃饭速度,细嚼慢咽,每次吃饭时间不要少于20分钟,每一口食物最好咀嚼不少于20次。

二、喝水慢

有些人不爱喝水,或者很渴了才去喝,然后一口气喝一大杯。这是非常不健康的。这样一次性大量又快速的喝水,会使血液迅速稀释,而血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使人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还会出现头痛、恶心、血压升高等症状,老年人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还有可能出现昏迷、抽搐、心梗等严重状况。

特别是运动、高温作业、热水澡之后,更不能大量快速地喝水。

所以喝水时一定要慢慢喝,少量多次饮用,每次100-200ML足矣,一天饮用1500-2000ML,及时补充身体水分,保证身体健康。

三、起床慢

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说的“早起”是时间上的早。需要注意的是,早晨醒后不要着急起床,立刻起身,特别是很多用闹钟的朋友,闹钟一响,立刻坐起来。我们从睡眠中的半静止状态到醒后的工作状态需要有一个缓冲,如果立刻起身、起得太快,血液还没有及时供应到大脑,就会出现眩晕、眼花、四肢无力等状况。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朋友,起床过快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所以每天醒后,不要着急起床,而是应该再静躺几分钟,伸个懒腰,伸伸胳膊,伸伸腿,再慢慢坐起来。等身体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后,再进行早练和其他活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