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明初猛將,自然離不開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等人,然而有一場決定着朱元璋生死存亡的一戰,卻並非是這些大將所爲,而是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親大哥朱興隆的兒子,也就是他的親侄子。朱元璋起兵之後,朱文正就跟着朱元璋東征西戰。

朱元璋一直將朱文正視爲幾齣,朱文正也不負朱元璋的厚愛,一直作戰勇猛,屢立戰功。

在朱元璋控制了江西地區以後,朱文正就被派去鎮守洪都。洪都可是一個戰略要地,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可見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不過呢,朱文正到了洪都以後,不管從哪方面看都不像是一個作戰勇猛的將軍,更像是一個十足的花花公子。他每天花天酒地,不務正業,在同僚們看來,這活脫脫地一個富二代,紈絝子弟形象啊!只不過,因爲他是朱元璋的親侄子,大家也就不敢多說什麼。

後來,陳友諒發兵攻打洪都城,這時候的朱元璋正忙着與張士誠開戰,根本無暇管陳友諒。於是朱元璋就給朱文正下了一道命令,死守洪都!(胡軍版《朱元璋》裏面守將是藍玉,實際上洪都之戰與藍玉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朱文正接到朱元璋命令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迅速召開緊急軍事會議,並喊出了與洪都共存亡的口號,同時立即分配兵力防守各個城門。

洪都城雖然是一座戰略要塞,但朱文正面對的是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而朱文正這邊只有三萬軍隊。如此大的兵力懸殊,沒有人知道能夠堅守多久。

面對陳友諒的連番猛攻,朱文正親自登上城樓指揮戰鬥,居然將陳友諒的六十萬軍隊擋在洪都城外!

朱文正軍抵擋陳友諒八十五天,終於等到了援軍的到來。朱元璋率領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來,陳友諒不得不放棄攻城,並讚歎道,“朱元璋座下猛將如雲,竟還有朱文正此等軍事奇才,若能效力於我,勢必如虎添翼!”

最終,朱元璋與陳友諒決戰於鄱陽湖,全殲陳友諒軍,使得朱元璋從此之後天下再無敵手。而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洪都保衛戰的勝利,沒有這場勝利,朱元璋面對的就是陳友諒與張士誠的夾擊,恐怕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明王朝了。

同時,也是由於洪都保衛戰的勝利,將朱文正推向了人生的巔峯,成爲了元末明初的神話之一。

朱元璋還京後,重重地賞賜了常遇春、廖永忠等人,但是卻暫時沒有對朱文正有封賞。或許朱元璋是覺得他的功勞太大,要好好想想,又或許是朱元璋覺得他是自己人,先封別人,不管怎麼樣,朱文正暫時沒有得到封賞。

這下這位放蕩不羈的“花花公子”心裏就不舒服了,一怒之下就失態了,對於部下也不再約束,任由他們爲非作歹。

後來,有個按察使叫李飲冰的,就跟朱元璋打小報告,說朱文正行爲不端,還有異心,於是朱元璋就來了個突擊檢查,將朱文正逮捕了。

好在馬皇后求情,朱文正才撿回了一條命,被軟禁了起來,只是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其實,朱元璋對朱文正還算不錯,洪武三年,朱元璋封朱文正的兒子爲王,承襲了十幾代,也是明朝唯一一支非朱元璋一脈傳承的王爵了!

朱文正的悲劇跟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關係,他雖然是一位軍事天才,但是性格乖張,不怎麼懂得做人,就算沒有這件事,也很難在後來朱元璋清洗功臣中活下來。

相比藍玉等人的下場,朱文正算是比較好的了。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歡迎留言討論。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