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掌舵蘇聯後,在“新思維”理論指導下展開激進改革,不但沒有解決掉蘇聯痼疾,反而激化了矛盾和衝突,一些加盟共和國紛紛要求獨立出去。1991年8月14日,戈爾巴喬夫向各加盟共和國做出重大妥協,決定改建鬆散聯盟關係,並擬定6天后簽約。在國家面臨分裂之際,以國防部長亞佐夫爲首的八位高官決定奮力一博,於簽約前一天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宣佈接管國家政權,史稱“八一九事件”。

緊急委員會成立後,遭到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激烈對抗,三天後行動宣告失敗。國防部長亞佐夫等人被捕,葉利欽加緊了分裂蘇聯行動。蘇軍老帥們堅決維護蘇聯統一,得知事變失敗後痛心絕望,68歲的老元帥阿赫羅梅耶夫不惜以死明志,“當我看到我的祖國正在消亡,我生命的所有寄託遭受破壞的時候,我不能再活下去了。”而時任國防部副部長、49歲的空軍司令沙波什尼科夫,與老帥們背道而馳,公然宣佈倒戈,投入了葉利欽集團。

在葉利欽提議下,沙波什尼科夫順利接任亞佐夫的國防部長,晉升爲空軍元帥,從而成爲蘇聯最後一任防長。自八一九事件後,整個蘇聯陷入極其混亂之中,分裂勢力異常活躍,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告獨立,蘇聯大廈搖搖欲墜。12月7日,葉利欽繞過戈爾巴喬夫,聯絡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一同飛赴明斯克,與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凱維奇舉行會晤,三個東斯拉夫巨頭要商討蘇聯的最終命運。

經過7個小時緊鑼密鼓討論,他們炮製出了蘇聯解體文件——《別洛韋日協議》,決定成立獨立聯合體。在公佈文件前,葉利欽爲以防萬一,給沙波什尼科夫打去電話,任命他爲獨聯體戰略武裝力量總司令,沙波什尼科夫表示完全忠於葉利欽。葉利欽放心了,因爲即使戈爾巴喬夫想抵制,也已迴天無力。當月25日晚,戈爾巴喬夫被迫辭去蘇聯總統職務,把核按鈕通過沙波什尼科夫交給了葉利欽,履行完了蘇聯解體最後法律手續。

蘇聯解體後,作爲獨聯體武裝力量總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主要負責分割蘇軍,協調各個新獨立共和國軍力部署,一時間位高權重。一年後,當他完成使命後,葉利欽取消了獨聯體武裝力量總司令一職,將其調任爲俄羅斯安全委員會祕書長。但是,因之前與俄國防部長格拉喬夫發生過矛盾,在新的工作崗位深受排擠。葉利欽自然偏袒格拉喬夫,格拉喬夫曾任蘇聯空降兵司令,很早就與葉利欽暗送款曲,曾在八一九事件中爲葉利欽奪權立下大功。

無奈之下,沙波什尼科夫被迫暫時退休,但從此遠離了權力中心,成爲葉利欽一枚“棄子”。後來,他雖出任過蘇聯民用航空總局局長,但並不得志,退休後很快淡出公衆視野,成爲一個被遺忘的角色。時過境遷,俄羅斯人開始重新審視蘇聯解體,沙波什尼科夫當年的老上司亞佐夫,在他81歲生日時,時任總統普京向授勳,作爲他的生日賀禮,以表彰他爲挽救舊體制而作出的努力和麪對民衆始終堅持“不開槍”的舉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