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新時代家國家風家教《中華母親》座談會暨2018中華女媧補天大典新聞發佈會”在北京圓明園舉辦。會上商業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名譽會長何濟海,中共涉縣縣委副書記劉佔水致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副主任葉小文,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倫理學博士劉餘莉先後主旨發言;中華母親節促進會副會長兼祕書長管昌平,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石磊到會講話;軍事科學院原戰略研究部部長、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前會長、少將姚有志將軍出差不能前往專程發來論文《進一步激活和弘揚母系文化的家國情懷》;《中華母親》總製片人、見賢思齊國學大講堂祕書長齊崇峯主持。

爲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視家庭、強調家風的指示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一帶一路中國文化走出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偉大進程。中國女媧文化之鄉——涉縣邀請全國政協、中共中央黨校、軍事科學院、中華母親節促進會各位領導專家聯合見賢思齊國學大講堂、圓明園大講堂共同承辦。

商業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名譽會長何濟海

何濟海:爲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重視家庭、重視家風,重視家教的指示精神,我作爲從事商業工作50多年的工作者,深知文化對企業家,對企業的重要性,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家最高的社會責任就是社會擔當、社會責任,出於歷史使命,在此我真誠的希望更多的同仁、企業家多多支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偉大事業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

中共涉縣縣委副書記劉佔水

劉佔水:涉縣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是千年古縣、女媧故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現存的媧皇宮是我國建築規模最大,建造時間最早的祭祀女媧的古建築羣,被譽爲“華夏祖廟”。涉縣作爲中國女媧文化之鄉,爲了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女媧文化,創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母親節,我們將以即將進行的新時代家國家風家教《中華母親》座談會爲契機,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文化強縣,全面提升女媧文化的影響力,爲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博愛、感恩、孝道等傳統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副主任葉小文

葉小文:家是我們的重要基點,按照總書記的話,家要有家風傳承,這個家風傳承的要點就是慈孝兩個字,家連着國,家國情滿天下。 重視家庭、強調家風,深刻地烙印在治國理政思想中。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同構”、“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家風”與“家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安身立命即“生命的安立”,作爲中國文化的傳統話題,不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儒釋道的通義。

姚有志:人之初,性本善。善,主要來自母系的基因。當原始人類經過數萬年的跋涉走出愚昧接近文明大門之際,母系主導的社會體制首先踏上文明的門坎。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女媧補天”,就體現了母系首領勤勞勇敢、兼善天下的偉大情操,然而當社會體制進化到男性主導,繼而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逐漸從德與法的文化創立與建設上,固定強化了男系的主導地位,把母系羣體貶斥壓制到社會的最底層。儘管如此,在中華民族連續演化幾千年的歷史上,仍不女性英雄叱吒風雲、號令天下的身影。

幾千年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中國社會政治文化,使母系羣體的智慧和力量受到了極度摧殘和壓制。從宋代始通過政權力量在全社會推行的小腳女人制度,把“半邊天”從小就變爲殘疾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醜陋的現象之一。母系羣體中正能量的發揮,被限制在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的狹小範圍。只是當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傳入中國以後,以毛澤東爲領袖的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中,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爲徹底的婦女解放運動,從而爲母系羣體鬥志昂揚的走上社會大舞臺開闢了無限廣闊的道路。因此,作爲新時代的母系羣體,應進一步弘揚人之初母系文化頂天立地的家國情懷,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國家的安全發展和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發揚實幹擔當、敢於創造的巾幗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無愧於時代使命的貢獻,爭當新時代的巾幗英雄!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倫理學博士劉餘莉

劉餘莉:今天在這裏召開這樣一個主題的座談會,感覺到意義非常的重大,家庭教育的首要內容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尊敬老師,孝是中華文化的根,而敬是中華文化的本,所以孝親尊師是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 父母希望我們成爲一個有道德的人,對國家人民有貢獻的人,當你歷身行道爲國家做貢獻,孝養更多父母的時候,這個就是大孝,孝天下的父母,這個是養父母之志。所以今天的家國家風家教的座談會對於我們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良好的家風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華母親節促進會副會長兼祕書長管昌平

管昌平:首先,是劉佔水書記講了涉縣,涉縣有女媧,女媧是鑲嵌在我們悠久的中華文明歷史上的一粒璀璨的寶石,涉縣劉佔水書記一介紹,我覺得涉縣是鑲嵌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太行山上的一枚寶石。今天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42年前去世的日子,現在我們在以習總書記爲首的黨中央帶領下,要繼承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遺志,讓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奔跑,到強起來,齊崇峯祕書長讓我給大家彙報一下中華母親節是怎麼回事。上面葉小文書記、劉餘莉教授都講了家風、家教都講的非常好,中華母親節從我們改革開放以後,伴隨着各種先進的技術和理念,西方的文化也來到了我們的國家。

我在前不久,被西安市請去了,西安打算明年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導下,要創辦西安地方特色的中華母親節,他們定的日子是華胥氏的日子,就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在前不久召開的2018中華母親節推進表彰總結大會當中,我們涉縣的縣委常委陳英部長也參加了會議,並把我們涉縣縣委縣政府多年以來推進和創立以自己那個地方的女媧誕辰日爲母親節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我們剛剛看到葉書記講話很風趣,他不僅講話風趣,葉書記拉小提琴是演奏員的身份,這個人很多才多藝,常年以來葉書記對於創辦我們自己文化主題的母親節也給予了我們很多指導和幫助。

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石磊

石磊:女媧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核精髓。涉縣作爲中國女媧文化之鄉,多年來,我們先後舉辦了15屆公祭女媧大典和三屆女媧文化節,積極推動“女媧祭典”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立了“中國女媧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了中國女媧文化高層論壇,我們還系統收集和整理資料,先後編輯出版了《女媧文化和摩崖刻經研討會論文集》等研究專輯,拍攝製作了《涉縣與女媧》《女媧補天的地方》等影像資料,建立了女媧文化網站,組建了媧皇宮藝術團,創作了大型舞劇《女媧》、《開山門》等,爲我們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傳承女媧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圍繞“女媧文化”,組織舉辦了一系列重要活動,女媧文化得到發揚廣大,“中國的涉縣,世界的女媧”的品牌更加響亮。涉縣成爲以文化旅遊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火紅實踐地。

在中華傳統文化裏,“母親”是一個極爲厚重的文化符號,她是華夏兒女心中的一種大愛情結的表達。今年“五一”期間,我們舉辦了首屆“中華母親詩會”。用最深情的詩歌、虔誠的信仰歌頌女媧,表達對偉大母親的崇高敬意。這次發佈會,目的就是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女媧文化,創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母親節,全面提升女媧文化的影響力,爲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博愛、感恩、孝道等傳統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出席會議的嘉賓代表還有解放軍藝術學院原院長、少將陸文虎將軍,黃埔軍校四期生陳毅安烈士之孫、火箭軍少將陳正烈,海軍總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國家一級導演丁汝駿,經濟學家週刊主編、中央軍委辦公廳原理論祕書管益析,國防大學教授鮑中行,國家質檢檢疫總局機關服務局局長李海清,總後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副主任鄧仰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海峽兩岸》負責人嶽飆,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東華,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影視中心王守國,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程民,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副主任楊海芳,涉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英,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執行院長高德魁,女媧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趙亞麗,北京市人民政府《政府志》副主編馮端翊,涉縣文聯主席兼文廣新局負責人李淑英,涉縣媧皇宮管理處主任王建波等。

《中華母親》總製片人、見賢思齊國學大講堂祕書長齊崇峯

座談會碩果累累,各位專家給《中華母親》再次建言獻策,爲下一步拍攝《中華母親》指明瞭方向;《中華母親》總製片人、見賢思齊國學大講堂祕書長齊崇峯說:女媧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節點,總書記多次提到“女媧補天”,地方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應中共涉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英,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石磊的邀請,邀請在座的領導專家及媒體朋友于本月29日到涉縣召開座談會,30日涉縣媧皇宮參加祭典。讓我們攜起手來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偉大工程,共創美好幸福明天。

文章來源:鳳凰網商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