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0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通過電臺廣播、手機短信、電視等途徑,提前61秒向成都發出預警,提前31秒向貴州省畢節市發出預警,提前10秒向宜賓市發出預警。

除上述幾種途徑外,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開發的地震預警APP也是必備的手機軟件,截至發稿,地震預警APP已登頂App Store免費榜。

1560864943409965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預警APP需要聯網,而且在每次手機開機後,都需要打開該軟件。另外,該軟件在後臺運行時,每天耗電大概爲電池容量的3%以內;每月的通信流量爲10M左右。

電波跑贏地震波!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暾表示,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報,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用電波向震中周邊發出警報,以實現在地震波抵達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進行預警的技術。

“有研究表明,如果人們能在地震發生時提前3秒收到預警,傷亡人數可以降低14%。如果能提前10秒發佈預警,傷亡人數可以降低39%。”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創建者王暾在“有問”論壇表示。

據人民網成都今年5月18日報道,當日6時24分,吉林松原(北緯45.30度,東經124.75度)發生5.1級地震,部分手機地震預警用戶收到了預警並採取了相應的避險措施,松原市長嶺縣長嶺鎮王先生提前28秒收到預警,當時他正在晨練,收到預警後迅速做好避險準備。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地震發生時,安裝了地震預警終端的雅安市主城區民衆提前5秒收到預警信息,一些成都民衆提前28秒收到預警,這是中國首次預警7級以上強震。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壩縣九寨溝的7.0級地震中,ICL地震預警系統成功提前71秒通過手機終端爲成都市發出預警信息,提前19秒爲甘肅隴南市發出預警。

數次成功預警,源自王暾團隊數年來的研發

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官微介紹,2011年,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發的ICL(Institute of Care-life)地震預警系統正式開始運行。2012年7月,成都市防震減災局宣佈,成都將建設我國首個城市地震預警系統,該系統的技術體系就是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提供。

目前,此預警系統已經實現了通過智能手機、廣播電視、微博、地震預警信息接收服務器等同步實時發佈預警信息,也使得中國成爲繼墨西哥、日本後,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技術能力的國家。

據王暾介紹,自2011年起在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支持下,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在我國31個省區市,已完成了覆蓋面積220萬平方公里,覆蓋我國地震區90%人口的地震預警網絡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