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喝了海水,會越喝越渴,最後甚至渴死。可是終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鳥、爬行動物等卻不會有這種危險。這是爲什麼呢?原來,它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海水淡化“裝置”。

科學家們已陸續揭開了它們的裝置祕密。魚只要一張嘴,水就灌滿了口腔。但是,這些水大部會通過鰓縫流出去,不會進入腹中。可是,在它喫東西的時候,部分海水就會隨食物進入腹中了,此外,按照物理學規律,如果把容器用一個半滲透性薄膜隔開,一邊盛以含食鹽量高的水,一邊盛以含食鹽量低的水,含食鹽量低的水就會向含食鹽量高的水一邊滲透,直到兩邊含鹽量相等時爲止。而皮膚表層、口腔粘膜、鰓以至所有器官和組織的單個細胞的膜都是這種半滲透薄膜。魚體中的鹽量比海水低。因此,海魚體中的水會自動向體外滲出,使體內含鹽量增高,由於補償滲出的水並且保持體內一定的含鹽水平,它必須多補充水,即把它喝進去的鹹水變成淡水。魚是利用一種把血液中過多的鹽分排出的“裝置”來達到這一目的的。這一“裝置”不是靠腎臟來排出過多鹽分的,因爲腎臟只能排除低度鹽水,而在排除鹽分同時,還要排除大量的水,這是不適宜的。 原來魚利用鰓裏的特種細胞(叫排鹽細胞)把大量的鹽分從血液中不間斷地提取出來,隨同粘液以高濃度狀態到鰓腔裏,再流出體外。因此,儘管體中淡水不斷通過皮膚往外滲,它可以不斷喝進大量海水來“解渴”。

生活在海洋或海邊的爬行動物:龜、蛇、鱷魚類也有鹽腺。但它的排出口不在鼻孔內,而在眼角上。人們早就發現,鱷魚在喫東西時眼中會流出大滴晶亮的眼淚。因此,人們用“鱷魚的眼淚”來形容假慈悲。現在已經找出了這一現象的本質,原來流出的不過是從鹽腺中排出的含鹽量很高的溶液而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