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薦書】在當今節奏飛快、海量信息的環境下, @澤光書院讓你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書的精髓,引導讀者拆爲己用,甚至惠及他人,關注@澤光書院讓思想充實生活。父親節系列薦書,讓我們以閱讀理解父親!

一日一書 ‖《我與父輩》

圖書:《我與父輩》

作者: 閻連科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5月

ISBN:雲南人民出版社

【推薦理由】以《日光流年》、《受活》、《風雅頌》等長篇小說享譽文壇的閻連科,擅長寫豫地風情,每部小說都是將思緒拉回到魔幻的耙耬山脈,以鄉村的奇事抵禦都市時尚的侵襲,這是閻連科作爲一個豫地農家子的性情使然。在長篇散文《我與父輩》中,閻連科從自己的童年開始寫起,把人們帶回到上世紀那個充滿貧窮和飢餓的年代,講述了生活在偏僻農村裏的父親、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艱辛的成長經歷,真切地描繪了那場由記憶組成的鄉村夢,比小說更真切,更值得回味。

【內容簡介】《我與父輩》是卡夫卡文學獎得主閻連科散文經典之作,以真摯拙樸的文字書寫父親、四叔、大伯幾位農民父輩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生老病死、親情倫理。書中父輩歲月苦澀綿遠,摯愛親情似水流長,令無數讀者潸然淚下,被稱作是“一部跪着寫的書”,“震撼中國人的鄉土神經”。

【創作背景】《我與父輩》從自己的童年開始寫起,把人們帶回到上世紀那個充滿貧窮和飢餓的年代,講述了生活在偏僻農村裏的父親、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艱辛的成長經歷。當然,除了對那段沉重歷史的回憶之外,閻連科用更多的筆墨講述了父輩對子女濃濃的親情,講述了自己在溫暖的親情之下獲得的滋養,以及對這種親情的真誠感恩。經歷過的人讀這長文會有一種共鳴;而沒經歷過的人,卻有一種警醒與啓迪。《我與父輩》是一本充滿苦味、苦澀和苦難的書一本用大愛,用揪心的痛疼、真誠的感、和永遠無法彌補的懺悔之心寫成的書一本父母看了想送給兒女的書:請了解你們的父輩一本兒女看了想送給父母的書:感恩,我們的父輩親情撼心,千斤萬鈞詮釋生和死的宏大樂章,雋永交響親人會遠去,親情恆久在離你最近的地方最悽美的親情大愛,最顫動心靈的經典讀本。

一日一書 ‖《我與父輩》

【作者簡介】閻連科,男,專業作家,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一個偏僻小鎮,1978年應徵入伍,1985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政教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情感獄》、《最後一名女知青》、《生死晶黃》、《日光流年》、《堅硬如水》、《風雅頌》、《受活》,小說集《和平寓言》、《鄉里故事》、《黃金洞》、《朝着天堂走》、《年月日》等。另有《閻連科文集》5卷。曾先後獲全國、全軍等小說獎20餘次,系新鄉土、新軍旅小說的代表性作家。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想念父親

1、 土地的身影

2、 蓋房

3、 打

4、 失孝

5、 病

6、 戰爭

7、 命運

8、 罪孽

9、 清欠

10、結去

第四章大伯一家

1、人物

2、織洋襪

3、偏愛

4、暴發

5、蓋房

6、相媳

7、尊嚴

8、賭博

9、走向短路

10、電視

11、鐵成

12、連雲

13、歇息

14、後事

15、面向死亡

16、去處

第五章我的四叔

1、日子與生活

2、一件布衫

3、靜夜

4、一樁事情

5、一頭沉

6、收麥後

7、在車站

8、回鄉

9、返

10牆裏牆外

【分享薦書】薦書一向是我樂意做的事,因爲讀書既是一個人的事情,又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爲讀書本來不是羣體性行爲,獨自一人面對青燈黃卷,也能思接萬里,窮覽千載,和古聖先賢心有慼慼。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不怕孤獨,甚至期待有孤獨下來的時間和能力。所謂“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爲《禮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看人、看事、看書,都有可能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擾,而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剖辯,不僅自己能獲得更深更廣的見解,也能啓發同好者的視野與思維,讓信息和見識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分享薦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把自己認爲最值得閱讀,乃至一讀再讀的書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於人於己,不亦樂乎!

一日一書 ‖《我與父輩》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讓思想充實生活。謝謝您的閱讀!衷心感謝來自網絡的被採信息源!我們注重於分享,如有侵權必刪。
一日一書 ‖《我與父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