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聯運是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現代物流發展的“牛鼻子”和“突破口”。推動多式聯運既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交通強國的重要使命,同時也是郵政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01

多式聯運對郵政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郵政尤其是快遞行業對寄遞時限要求較高,且對價格較爲敏感,如果採取單一運輸方式,無法滿足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多式聯運作爲一種集約高效的先進運輸組織方式,可充分發揮不同運輸工具比較優勢,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綜合效益,對於郵政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多式聯運是郵政強國的必經之路

據國際快遞業巨頭的發展歷程看,提升多式聯運運用比例,加快不同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與深度融合,建立由多運輸方式共同構成的大型物流園區、物流樞紐,甚至物流城市,將大幅提高郵政業對資源的集聚能力,是郵政業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必然選擇。在郵政業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是我國由郵政大國到郵政強國的轉變國的必經之路。

(二)多式聯運是郵政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方向。

多式聯運是郵政業提質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可有效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組合優勢,在保證寄遞時限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通過不斷調整運輸結構,優化路由,進一步釋放多式聯運效能,實現倉配一體化綜合發展,將降低行業整體運行成本,提升產品差異化供給能力和高端服務能力,行業深度參與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製造業、農業協同發展能力將顯著提升,有效破解行業供需不均衡問題。

(三)推進多式聯運是郵政業踐行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

多式聯運的發展能夠有效拓展中西部運力,打通一帶一路的大通道,形成龐大的運輸主動脈網絡。目前我國郵政行業東西、城鄉間發展基礎差異較大,攬派比例失衡,公路長途運輸無法滿足寄遞時限要求成爲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多式聯運對縮短中長途運輸時限具有明顯作用,可有效促進西部及鄉村郵政網絡下沉,全面落實“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重要戰略。通過推進中歐班列、中俄班列、陸空聯運等多式聯運發展,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幹線網絡、倉儲、末端等方面的合作,有利於多方式、多渠道構建國際郵政服務網絡,提升郵政快遞企業在國際寄遞領域及供應鏈管理體系中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四)多式聯運是郵政業實現綠色發展的着力點

綠色運輸是實現綠色郵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公路運輸相比,鐵路運輸可將燃料利用率提高2倍以上,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多式聯運具有高效集約配置資源的功能,通過集裝箱整體運輸、一體化接駁,有效節約郵快件中轉包裝物使用數量,提高包裝重複使用比例,促進郵政業全流程綠色化水平的提升。

02

郵政業發展多式聯運面臨的問題

(一)主動意識不強,深度參與動力不足

業內主體對發展多式聯運的重要意義雖有一定認識,但對其組織模式、推進路徑等認識不充分,研究不深入,還沒有形成廣泛的行業共識。表現在觀望意識濃厚,等靠思想佔據主導,主動對接的意識還不夠,深度參與動力不足。

(二)需求對接不充分,話語權不夠

需求對接尚顯薄弱,更多站在本行業角度看問題,缺乏全局思維、長遠考量和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案。造成需求對接趨於表面化、口頭化,尚未形成有力度、有思路的對接模式。在鐵路、港口、航空、郵政共同推進的多式聯運中,話語權較弱。

(三)技術裝備適配性不高,標準不統一

行業現有運輸裝備的標準化、集裝化、廂式化程度較低,冷鏈、商品車、危險品等專業化運輸裝備發展滯後,集裝箱等多式聯運裝備尚未進入應用。專用載運機具及轉運設備規模尚小。有關多式聯運領域的技術研發體系尚未建立,基礎研究投入不足,無法滿足未來多式聯運對運輸裝載等裝備需求。

(四)信息鏈接能力不足,應用存在桎梏

部門間、方式間、企業間、區域間多式聯運信息互聯共享機制不健全,信息開放共享程度明顯不足。行業與各種運輸方式信息化建設、信息交換數據接口不統一,信息化發展不均衡,“信息孤島”現象普遍,企業獲取信息的成本高、時效性差、綜合利用率低。

03

郵政業推進多式聯運的建議

(一)抓住機遇,發揮郵政業在多式聯運中的重要作用

十九大要求我們全面把握新時代、新理論、新目標、新徵程的豐富內涵,站在新的高度,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郵政業發展和多式聯運發展的形勢與要求。搶抓多式聯運發展機遇,有力推動郵政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在多式聯運建設中發揮郵政業的重要作用。郵政業是多式聯運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多式聯運經營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現代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發展現代供應鏈,首先必須構建現代物流鏈。物流鏈的基礎是運輸服務,而多式聯運是提升運輸服務的重要載體。我們必須站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高度,深刻認識多式聯運在現代供應鏈創新發展中的定位與作用,通過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充分整合各種運輸資源,爲促進現代供應鏈的創新發展,推動多業聯動、跨界融合和產業重構,實現供需精準匹配和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動作爲,深度參與多式聯運建設

大力引導行業主體深度參與多式聯運建設,加快推進既有樞紐站場多式聯運功能設施的改造升級,推動郵件快件等專業化聯運站場建設。深度參與綜合貨運樞紐規劃建設,推動建設郵件快件專業化聯運站場,緊密銜接地方政府多式聯運節點設施的規劃建設,構建適合郵政快遞發展的多式聯運基礎設施體系。加大標準運載單元、快速轉運設備、專用載運機具等多式聯運裝備創新研發力度,研究適合多式聯運模式的郵政快遞運輸車型,規劃改造現有運輸車輛。

(三)大力引導,強力推進多式聯運經營人培育

加快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主體,高度重視多式聯運市場主體培育,積極引導和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加快向多式聯運經營人轉型發展,充分發揮郵政快遞龍頭骨幹企業在多式聯運產業實踐中的引領作用。鼓勵企業以資本融合、資源共享、網絡共建、聯運產品共同開發等爲紐帶,組建多式聯運專業化經營主體。鼓勵企業以拓展多式聯運服務鏈條爲中心,組建多種形式的企業聯盟,積極發展跨區域、跨產業的集羣式合作聯盟。

(四)拓展領域,推進多式聯運組織模式創新

大力發展以集裝箱和廂式半掛車爲運載單元的鐵、公、水、空多種組合形式的多式聯運,積極參與推廣內陸公鐵聯運,支持企業創新探索馱背運輸、空鐵聯運、公鐵兩用掛車甩掛運輸、公鐵滾裝運輸等新模式。鼓勵中歐、中亞班列的市場化運營,支持整合線路資源,推動形成直達、中轉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國際聯運服務模式。積極推進開發小運轉、城際間多樣化、多頻次的集裝箱班列產品。鼓勵發展集裝箱箱管、半掛車車管、裝備租賃等專業化服務,推動運載單元共享共用、循環利用。

中心專家研究員

蘭豔麗

市場監管研究處高級統計師、經濟師

主要從事快遞市場研究,

參與規劃、政策、發展戰略研究,

在戰略規劃、園區建設、冷鏈快運、

多式聯運等領域見解獨到。

編輯: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

聲明: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中心法律顧問單位:河北時音律師事務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