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沉浮经历过,乞身告老归故里。

解官致仕乞骸骨请老移疾是婉辞。

不禄而卒填沟壑,活受赏死得

人去有显褒贬,不论官谥和私谥

天子身殂山陵崩皇后殡天诸侯薨

尊号庙号加谥号东宫践祚要改元

肇始建元汉武帝,年号干支来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天干还有辛壬癸。

十二地支从子始,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后跟随,干支纪年立春起。

循环组合一甲子,度日如年最难熬。

朔朏望晦看月相,夜半鸡鸣到平旦

日出食时升隅中日中日昳到晡时

日入黄昏人定后,三更五鼓又一天。

日旬月期满一年,元日新春换桃符。

上元灯节吃元宵,寒食清明思先人。

端午龙舟吊屈原,七夕乞巧望鹊桥。

中秋月圆多思念,重阳登高菊花酒。

春分社日祈丰收,除夕守岁又一年。

人生苦短悲迟暮,而立不惑倏忽间。

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耳顺称花甲

七十古稀悬车年,八十耄耋过伞寿。

百岁高寿是期颐,双稀双庆世难有。

殓窆攒宫葬死者,近亲斩衰穿三年。

齐衰如期穿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

缌麻五服礼最轻,袒免奔丧五服外。

五声八音十二律,黄钟大吕演宫调。

传统文化包罗广,细细品读巧记诵。

注释:

践祚:指即位,登基。

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

朏:新月开始生明,亦用为阴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

夜半: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夜半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以地支称其名为子时,与三更相对应,相当于前一日夜间11时正至次日凌晨1时正。

鸡鸣: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与四更相对应。相当于凌晨1时正~3时正。

平旦: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寅时,相当于清晨3时正~5时正,即是我们古时讲的五更。

日出: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卯时,相当于清晨5时正~7时正。

食时:即古人吃早饭的时间,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辰时,相当于上午的7时正~9时正。

隅中:指临近中午的时候,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巳时,相当于每日的9时正~11时正。

日中:指日头正当午,又称中午,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午时,相当于每日的11时正~12时正。

日昳:太阳偏西为日跌。以地支命名为未时,相当于每日13时正~15时正。

晡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申时,相当于每日15 时正至17时正。

日入: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酉时,相当于每日17正~19时正。

黄昏: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戌时,相当于每日19时正~21时正。

人定:意为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亥时,相当于每日21时正~23时正。

窆(biǎn):本意是把死者的棺材放进墓穴。又引申为埋葬、墓穴等义。

袒免:古代丧礼,凡五服以外的远亲,无丧服之制,唯脱上衣,露左臂,脱冠扎发,用宽一寸布从颈下前部交于额上,又向后绕于髻,以示哀思。

本文转载自山西 陈琳 “创意语文工作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