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卞素娟一家所做的事情都是平凡的小事,或許他們一家的事蹟並不驚天動地,但是,正因爲他們一家淳樸善良的本性和與人爲善、樂於助人的優良品性,就像山澗裏清澈的溪水般的純淨,滋潤了鄉親們的心田,成爲大山村一道靚麗的風景!

“大山村”位於嶽西縣最偏遠的冶溪鎮,四周被大山環抱, 62歲的卞素娟家就住在這深山裏。提起卞素娟一家,鄉鄰們都說“他們一家人感情好,待人實誠。”

和孝傳家鄉鄰羨

卞素娟一家八口人,兩個兒子和兒媳、一個孫子兩個孫女,一大家子人至今沒有分家,都住在同一屋檐下,這樣的家庭在鄉村是極少見的。卞素娟的兩個兒子都遠在河南省南陽市工作,但會時常回來看望老人,小兒子胡小棟是南陽市部分縣區的OPPO手機銷售總代理,大兒子卞國棟和大兒媳朱麗娟則在弟弟的公司工作。兩個兒媳是親姊妹感情很好,對卞素娟這個婆婆卻也像自己的母親一般。爲了能敬孝老人,大兒媳將婆婆接到南陽去住,在鄉下住慣了的卞素娟不習慣城裏的生活,只住了一個來月就執意回家來了,朱麗娟不放心老人,特地叮囑在合肥照料孩子的妹妹朱麗君“沒事多回家照顧咱媽。”雖然合肥離家不算遠,但是地處深山的大山村路險難行,返家一趟至少要半天時間,朱麗君不辭辛勞三天兩頭趕回來照看批評,每次都買回一大堆婆婆愛喫的水果和零食。有一次,路上堵車整整耽誤了三個多小時,直到天黑兒媳才趕到家。

提起兩個兒子,卞素娟一直引以爲豪,但卻諄諄告誡兒子“咱家是本分人家,家庭和睦是第一,你們兄弟之間要互相幫襯,不論掙了多少錢,都要低調做人。”當年,大兒子卞國棟從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嶽西縣汽車工具廠上班,每月工資很低,他將每月工資除了留下一點生活費外,一半寄給父母,另一邊寄給弟弟。爲了多掙點錢,卞國棟辭職去廣東打工,每天起早貪黑的幹,將辛辛苦苦掙的錢寄給父母匯給弟弟,如此一干就是十年。弟弟胡小棟大學畢業後,也來到廣東發展,經過層層嚴苛選拔進入到廣東OPPO手機總公司做了一名培訓師。憑着拼勁和踏實喫苦、肯於喫虧的品性,終於脫穎而出,由一名普通的培訓師走向了公司的中層管理崗位,被派往河南省南陽市,成爲部分縣區的OPPO手機銷售總代理,很快他便一舉打開了OPPO手機在南陽的市場,並穩穩地紮根在這片土地上。胡小棟的事業越做越大,他沒有忘記關心和幫助自己的哥哥卞國棟,將哥嫂接到自己的公司,經過培訓和考覈,哥嫂成爲自己公司裏得力的助手。在嫂子朱麗娟的眼裏,胡小棟“不但能幹和有主見,更主要的是他待人實誠厚道,懂得知恩圖報。”在嫂子朱麗娟的撮合下,妹妹朱麗君和小叔子胡小棟喜結良緣。親上加親的兄弟兩家人更像一家人一樣不分彼此。

卞國棟和胡小棟兄弟孝敬岳父母更是令人稱道。那一年,岳母生病住院,卞國棟從廣東特地趕回來照顧岳母,平時性情急躁的卞國棟在照顧岳母時細心溫和,忙前忙後地不知疲倦。醫院裏的醫生護士和病房裏的病友都誇讚說“這個女婿比兒子還孝心”。

胡小棟給岳父母買車的故事,更是鄉村的一段佳話。前年,卞小棟送給岳父母一輛“帕薩特”小車,爲一直渴望“咱農民也要開車”的岳父圓了有車夢。

鄉鄰們對卞素娟一家人的和美都很羨慕,總是有人喜歡問卞素娟“你們一大家子怎就那麼和睦呢?”卞素娟常常是抿嘴一笑,淡淡地道:“將心換心唄!”

與人爲善和鄉鄰

當年,卞素娟的老伴是招親來家的,兩口子感情甚篤,待人和善,樂於助人,鄰里關係比較融洽,可是,村裏也有人瞧不起招親的老伴,見面時總喜歡拿話挖苦兩口子,明裏暗裏的還給使一個絆子。剛剛實行包產到戶那會,卞素娟家的田地裏蓄的水,有時候會被人家夜裏偷偷地挖個缺口流到別人家的田地裏去了。老伴承包了一個魚塘,夜裏將燈亮着爲的是引來蟲子落到水裏餵魚,常常被人家不是斷了電就是砸了燈泡。這一類的事情很多,倆口子從不去與人家計較,對於挖苦自己的人,再見面時依舊客客氣氣,到了年底魚塘起魚時,各家各戶都要分點。“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鄉親,何必計較呢。”卞素娟倆口子的包容,讓那些看不起他們的人也漸漸地改變了態度,不再刁難他們家了。

七年前,卞素娟老伴突發腦梗去世後,村裏的各家各戶都輪流來陪卞素娟,爲的就是怕他悲傷難過。本來她家就是鄉鄰們喜歡聚集的地方,現在大家來的更勤了。起先,兒子兒媳們還有些擔心母親,鄰里們讓他們放心回單位“這裏有咱們呢”。

幾乎每天晚上,卞素娟家都是一屋子的人,有時候,就連村幹部也來湊熱鬧,大家在卞素娟家開心地聊天,許多村裏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裏聊着樂着也就解決了。村婦聯主任柴倫娟說“卞媽是咱們村最受歡迎的人呢”。今年8月,卞素娟家庭被評爲安徽省“最美家庭”。

鄰里之間有時候爲一些小事情鬧起了矛盾,卞素娟都記在心裏,待兒子媳婦回來時,讓他們將兩家鬧矛盾的人請來家裏,大家在一起喝上兩杯酒,把事情說開,矛盾也就自然消散了。

回報鄉里弘美德

胡小棟事業有成後,並沒有忘記大山村的鄉親,十多年來,先後有近四十位鄉親在他的幫助下走出了深山,擺脫貧困的道路。胡濤、程橋等都是大山村的青年人,在卞小棟的悉心指導下成長很快,成爲銷售能手,年年被評爲公司的“優秀員工”。2016年底,大山村順利實現了“村出列,戶脫貧”。提起脫貧攻堅,村兩委的幹部由衷地說“胡小棟兄弟也做了貢獻呀!”村幹部的話不是空穴來風。前年,村裏想爲村小學的水泥路擴修,胡小棟兄弟聞訊後主動捐款,使這條路得以很快修好,孩子們上學放學方便和安全了許多。本次村民黃徐兵患動脈硬化左腿截肢,一家五口人,一下子陷入了絕望之中。春節期間,聞訊的胡小棟兄弟立即趕到黃徐兵家,鼓勵他放下思想包袱,並表態說要幫助他。胡小棟和黃徐兵是中學時的同學,他將能夠聯繫到的同學都邀請到自己家中,兄弟倆帶頭捐款,大家紛紛響應。當胡小棟代表同學們將捐款送達黃徐兵手上時,黃徐兵感動得落下眼淚。村裏又於2014年將黃徐兵列爲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幫助他發展種茶及享受光伏扶貧政策,並協調讓黃徐兵夫婦在冶溪鎮扶貧車間上班,使他們一家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黃光榮是大山村的一位五保老人,每次回鄉胡小棟都會來看望這位無依無靠的“黃伯伯”。今年春節,胡小棟送給黃光榮一部價值600多元的老年手機,既可以打電話,又可以聽評書和黃梅戲,黃光榮感動得逢人便說:“小棟這孩子,心真細,我算有福了!”

前年,村裏建起了村民文化廣場,這裏樹木蔥蘢,花香四溢,既有休閒的八角亭,又有各類健身器材。寬敞整潔的文化廣場是村民們練習廣場舞的好地方,開始時,大家都不好意思來廣場練舞,婦聯主任柴倫娟眼睛忽然一亮:何不讓卞媽帶個頭!柴倫娟來到卞素娟家一說,卞素娟欣然同意。當晚,她便領着來自己家裏玩的男女老少們來到廣場,跟着柴倫娟一招一式地學起了廣場舞。爲此,她們還成立了一個“大山村女子廣場舞表演隊”,卞素娟被大家推舉爲隊長,卞素娟還自己掏錢買了一套音響設備。村民們開心地說“咱村現在這日子過得真叫舒坦,一點都不比城裏差。”

卞素娟說自己現在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守着大山村和鄉親們,開開心心地活到一百歲!”

或許,卞素娟一家的事蹟並不驚天動地,但是卻像山澗裏清澈的溪水純淨滋潤,成爲大山村、乃至這個時代最美、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