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多虧你這個‘和事佬’及時幫忙調解糾紛,要不然我們的矛盾就鬧大了。”6月16日,山東省陽穀縣壽張鎮榮街村村民黃樹陽緊握住村上調解員黃樹強的手感激地說。原來,黃樹陽因村民榮祥貴家的樹遮擋了他地裏的莊稼起了矛盾糾紛,正當雙方脣槍舌戰吵得厲害時,黃樹強及時趕到說和,最終化干戈爲玉帛。

雖說“調解員”連個芝麻官兒都算不上,可是村裏大小的矛盾糾紛少了他們不行。據瞭解,爲實現矛盾糾紛早排查、早調處、早化解,壽張鎮堅持預防爲主,狠抓源頭治理,建立層層調和機制,打造了一支200餘人的“專業化、社會化”的人民調解隊伍,並且鎮調委會配備5名專職調解員,每個村調委會設立3名調解員,調解員積極調解鄰里糾紛,走訪村民羣衆,收集社情民意,宣傳法律法規。同時,壽張鎮司法所針對行業性強的糾紛問題,組建專業諮詢隊伍,覆蓋醫療衛生、道路交通、勞動爭議、徵地拆遷等重點區域,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全覆蓋、規範化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

“小糾紛關乎大和諧,小調解緊聯大穩定。咱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讓咱們的調解工作築牢農村法制的第一道防線。”壽張鎮司法所長蔣華勇在調解員定期培訓會上說。陳清林李貴波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文章